
推荐阅读:章子怡未死已有墓碑是民意还是恶意?(组图)


《重庆晚报》报道,包括雅培、雀巢、雅士利、圣元、美赞臣等多家奶粉供应商发出涨价通知,内地超市多部分奶粉已经加价,加幅大约10%。相关厂家提出的涨价理由是全球遭遇奶荒,原料粉价格飙升。重庆市部分超市的消息指,再有多家奶粉供应商发出涨价通知,要求上调奶粉价格。
许多商家表示,近日已接到雅培、雀巢、雅士利、圣元、美赞臣等奶粉供应商涨价通知。其中,雅培奶粉价格已经上调,涨幅在10%左右;另几家则因超市方面暂未同意,涨价一事暂时搁置,涨幅亦未有披露。
6月1日,新的《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生效,该规定要求婴儿奶粉须标注营养成分、生产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市场上随之刮起一股以“换包装”为由的涨价风。众所周知,在竞争性市场上,价格是由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的。奶粉供给和需求失衡,才会引起价格上涨。而这次商家“换包装”作为涨价理由实在勉强。
业内人士认为,奶粉原材料价格今年变化不大,奶粉包装在原材料成本里占比很小,“涨价风”实质是商家的炒作。业内人士还表示,洋奶粉确实有一定的成本上涨压力,但最重要的原因是,目前洋奶粉已经基本控制了中高端领域的话语权,垄断必然排斥限制竞争,进而操作商品生产销售,自然具有定价权。
自从发生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在婴幼儿奶粉的中高端品牌中,洋品牌占据了半壁以上的江山。有了话语权,当然就有了定价权,洋品牌“封锁”了中高端奶粉的定价权之后,不担心失去市场份额,自然就有了涨价的“底气”。而国内奶粉企业发展滞后性,也是导致此次“洋奶粉”普遍上涨的原因之一。
水电煤气由于关乎国计民生,都被纳入国家行政管理范围。在母乳喂养条件达不到时,婴幼儿对奶粉的需求成为必然,这关系到每一个居民的“菜篮子”,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所以政府有必要对奶粉实行一定的管理,使奶粉价格真正反映其价值,通过政府听证制度,维护消费者合法正当的权益,缓和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矛盾,使奶粉价格决策迈向民主、科学、透明,这才是关注民生,维护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根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