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门弟子规
(2022-04-13 15:06:17)刘门弟子规
1.按时提交周末或月末进展报告
把提交周末或月末进展报告当作学习的头等大事。提交周末或月末进展报告的邮件内容包括信件正文和附件两个部分。信件正文是对附件的解释,告诉导师有哪几个方面的进展。附件标题为论文初稿1或初稿2、初稿3……依此类推。凡是改写或扩充的部分用黄色字体标明。论文最好模仿规范的毕业论文,呈现小标题,并有自动编排的目录。
提交周末进展报告的时间为星期天晚上10:30之前。提交月末进展报告的时间为每月最后一天晚上10:30之前,不能提前或推迟。
发送周末或月末进展报告邮件的同时,在微信群里提醒导师:“我的周末(或月末)进展报告已提交,请老师查收”。一般而言,第一个学期提交周末进展报告,第二个学期调整为月末进展报告。如果月末进展缓慢,随时调整为周末进展报告。
2.尽早进入“以写带读”的状态,通过写作带动“有主题的阅读”
尽可能多阅读教育史学和教育哲学方面的论著,教育史学的论著提供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教育哲学的论著提供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论视角。
阅读名著时最好采用三个步骤:第一步,翻阅原著,读不懂时不要硬读,可借助名家的解读;第二步,不能满足于他人的解读,借助名家解读获得了大致的意向之后,必须回到名著本身,再次直接阅读名著;第三步,阅读过程中随时摘录精彩的观点并及时写下阅读引发的感想,随时将精彩观点引入正在撰写的论文并做完整脚注。
若某些精彩观点暂时无法进入正在撰写的论文,可以形成“……的读书笔记”。即便做读书笔记,也要在摘录的引文处加上引号并做完整的脚注,以便将来在写作中派上用场。
3.进入学校的第一天就开始思考自己的选题
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选题,也可以由导师提出选题。选题大致确定之后,可以再次更换,但更换选题之前必须有比较深入的阅读和试探性的写作。
4.尽量采用史论结合的方式作为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
重点阅读《教育研究方法》(刘良华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第6章“怎样做历史研究”。学位论文尽量避免实践研究或哲学研究(小论文除外),学位论文的大小标题禁止出现或隐含“要”、“让”、“必须”、“应该”等词语。
历史研究的选题必须具备三个要素。第一,这个选题所讨论的问题是真实的有争议的历史事件。争议越大,越有研究的价值。第二,这个真实有争议的问题有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发展过程越复杂,越有研究的价值。第三,这个真实的有争议的问题有足够的影响力和现实意义。
这三个要素也是历史研究的写作方法。完整的历史研究报告一般包含三个问题:第一,所研究的这个问题是什么,有哪些争议?第二,这个有争议的问题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第三,这个有争议的问题有哪些影响,有什么现实意义?
5.尽快掌握“学分类、找关系、做比较”三种哲学思维
尽可能用对立统一(或否定之否定)的思维方式对所研究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分类。
分类时尽量做到两个分类原则:一是不交叉;二是不重复。
不到万不得已,不要采用“并列思维”陈述自己的观点。
6.严禁任何形式的抄袭,严禁引用或注释不规范
区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尽量避免转引。注释和参考文献重点参考《教育研究方法》(刘良华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第9章“学术规范与学术失范”。可以阅读二手文献,但必须追踪并引用原始文献。
7.放假回家须以短信的方式提前告诉导师
准时返校,并于返校当天微信报告导师。珍惜在校的学习时间,鼓励暑假不回家。平时通过微信或邮件联系导师。若非必要,勿打电话。
8.人格独立,简单交往
以自学为主,保持人格的独立。教师节或毕业季可以给导师送笔芯作为礼物,除此之外,严禁给导师送礼,避免师生交往的庸俗化。
2016年9月10日立约
2018年9月10日第一次修改
2022年3月21日第二次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