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常宁宫散记(柳若影)

(2024-03-31 18:28:17)

常宁宫散记                (柳若影)

 (2008-07-10 11:28:32)[编辑][删除]
标签: 

杂谈

   7月9日10点多,我乘车来到了位于长安县城南5公里处的“常宁宫”。在接待大厅的门前有一个大广场,停了许多小车。广场的中央有一块绿色的草坪,草坪的中央有个水泥台,水泥台的中央矗立着一根高高的旗杆,旗杆上面飘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沿着广场的环形路,挂满了各色彩旗,并有大红灯笼相间其中。

   在接待大厅的左边,有两块很大的牌子,一块上写着:常宁宫休闲山庄;另一块上写着:蒋介石西北行宫。我登记、住宿、开会、讨论、吃饭、接电话、回电话、讲话、听讲话……一堆事务忙完,天已全黑了。“常宁宫”是个什么样子,我真没来得急看哩。

   次日早晨5点多我就醒了。“叽叽咕,叽叽咕……”,清脆的鸟叫声从窗戶传进来,我起床了。我来到了“常宁宫”的“观景台”。呵!“观景台”本身就很美。红色的“美人蕉”,黄色的菊花,一种粉红色的花叫不上名字,小小的、细细的、淡黄色的槐花挤在密密匝匝的槐叶之间,四周的花香冲溢着,弥散着。

   从“观景台”向下看去,是一条河,沿着河有茂密的森林,河由西到东,森林间有一层轻轻的薄雾弥漫其间。可以听见潺潺的流水声。

    突然,有一只白鹭落在河面上,它似乎在戏水,也好象在啄什么东西。不一会儿,又有两只白鹭落在河面上。“呵,有白鹭,说明这儿的水土气候还不错”我心里想着。正这时,有两只白鹭起飞了,它们在空中盘旋,相互追逐。我怀疑它们是一对恋人,盘旋追逐一阵,就隐没在林子中。另一只也飞走了。

    东方的云渐渐地红了。塬下,一簇簇的树林,一片片的麦田,隐隐约约的农民的屋舍。田间,有农民的身影在晃动。小型托拉机从林间的土路上穿过。轻轻的雾霭飘逸着。好一幅现代的田园图、风情画!

    我想看蒋介石的行宫,可行宫的大门紧锁着。有人告诉我要到9点后才开门,我只能先看看外围了。

    据资料介绍,在抗战期间,为躲避日军轰炸,由胡宗南为蒋秘密建造。1940年动工,1943年峻工。从稍高处看去,所谓的行宫,是由9孔窑洞组成。这些窑洞凿在坐东朝西的土崖上。洞门呈弧形,由青砖砌起来。窑洞的顶上长满了密密匝匝的乔木,枝繁叶茂的“爬山虎”把窑洞周围的墙壁遮罩起来。窑洞的窗户上是不透光的玻璃,看过去黑糊糊的,似乎隐藏着无尽的秘密和历史。

     从地理位置看,行宫雄踞在数十丈高的“神禾塬”的半崖上,从塬下到行宫有150多米长的台阶,有300多米长的水泥路面。但蒋介石每次来,都是乘滑杆悠然而上。蒋介石、宋美龄亲手植下一棵桂花树,如今,这棵桂树已成为西安市最大的一棵桂树。古树名木,根深叶茂,花开季节,香气四溢。

     在行宫的进门处,张贴了一些蒋介石和宋美龄的照片,在一张宋美龄身穿旗袍的半身照下面写着:(1897——2003),祖籍海南文昌县。

      看完行宫的外围,我又转到蒋纬国与石静宜住过的小别墅。这是一幢西式的二层小楼。粉红色的墙壁,门口有两个白色的柱子,白色的门,吊着两只大红灯笼,有两块棕色的木板上书写了对联。我拿着小本子准备把对联抄下来。刚写了两个字,“吱吆”一声,大门开了,闪出一位美少妇,她看了我一眼,又很紧张地把门关上。我很纳闷。我想,我长的又不难看,也不是坏人,她为什么怕我呢?我把上联抄完了,下联有几个字怎么也辨认不出来,看看周围,没有一个人。无奈,我去敲门,敲啊敲啊,就是不开门。我正要转身离去,忽然门又开了。“你认识这些字吗?”,她点点头,我站在下联跟前,用手中的笔指着那几个字,“这是什么字?”,她摇头,“我是韩国人”,她用不很标准的汉语说着。“哦!对不起,谢谢你”,话未说完,她又进屋去了。不过这一次没关门。

    我在门前转悠着,找了几个人,没有一个认识的。有个年轻人说:“你去客房部那边问问”。

    来到客房部,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正在打电话。“先生,有什么事?”“那边的对联有几个字我不认识,想请你看看”,“哦!”她答应了。

    我们一同走过来,她看了一下,随口念到:婚床一张,温情入许,蒋氏父子今安在?叹绮络过眼成旧梦;常宁永驻,濠水西流,萧条异代不同时,看新天新地新人类。为了更有把握,她留下了我的电话,说如果不准确,她电话告诉我。我很感动,记住了她的名字:席娟。

     8点多,我来到“跑马场”。这是一个很开阔的地带,一个人正骑着一匹马,手拉着两匹马,看样子是在溜马。跑马场的北边是很大的一片苞谷地,跑马场的南边有个养马棚,棚下有3匹马,有个小马驹卧在地上,不停地翻着身子,大概在玩耍。

     “先生,上来跑一圈吧?”

      从马上溜下来一个女人。“啊!是个女人”,我心里想。

      “你把马弄得住吗?”

      “开始不行,现在能弄住了”,女人用刷子刷马身上的土。

       “有个作家叫‘柳青’,他写‘创业史’在啥地方?”

       那女人用手指着跑马场东边的村子说,“就在那,那叫‘皇甫村’”。我顺着她指的方向看过去,有一个村子,高大的枝叶繁茂的树木遮盖着民舍,有袅袅炊烟飘散着,升腾着。这就是作家柳青写《创业史》的地方。他在这个地方踏踏实实地生活了14年,看着黄甫村,柳青的形象浮现在眼前,他在《创业史》中创造的一大批人物浮现在眼前,当年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场景浮现在眼前。向南望去,是郁郁葱葱的终南山,那儿有终年不化的积雪。在终南山和“神禾塬”之间是一条川,这条川里有一条河叫“濠河”,“濠河”的水,出自终南山,由东南来,到了“神禾塬”下,转向西流,沿着河道缓缓而下。河边是沃野,夏天一片黄,冬天一片白,秋天一片蓝,春天一片绿。河边有茂密的森林,有青青的野草,有时开时败的野花,有偶尔才能听到的蛙声。这儿,能感受到一种原生态的美,似乎也能听到先民的声音。“真是产生灵感的地方啊!难怪柳青要到这儿来写作”,我心里寻思着。

       “我在这儿搭个蓬子,象柳青一样,住在这儿写作吧!”“行啊!欢迎你”女人很高兴的回答。

        女人告诉我办跑马场的经历。我说如果有时间我会专门采访,但今天没时间了。

       从跑马场下来,经过“怡乐园”,“怡乐园”不大,但亭台楼阁,花草石水,样样齐全。仅花,就有牡丹、玉兰、桂花、紫薇、樱花、丁香。一池碧水,几朵荷花。形式各异的小别墅。高高低低,起起伏伏,曲曲折折,错落有致,把一个不大的地方弄得深奥无比,使人不觉其小,这实在是中国园林的高妙技巧啊!

      在“怡乐园”的游娱场,有一群小孩在玩耍。他们在溜滑板、荡秋天、并呼喊着一种号子,我听不懂。我很好奇,过去一问,是韩国的小孩,他们到中国度假。有几个小孩跑过来,用汉语与我交谈,“叔叔,你是干什么的?”,“我是记者”,“哦,记者,我懂,我在丹东上学”,一个扎着两个小辫子的女孩说,她的眼睛瞪得大大的。我们聊了一阵,临走时,他们用韩文和中文在我的本子上写下了他们的名字:李智熙、金基现、全无音。并邀请我到韩国去。

      在“韩愈广场”,有一尊韩愈塑像,韩愈右手持经卷,两眼平视远方。站在这儿,可以看到朦朦胧胧的终南山,我所处的“神禾塬”与其遥遥相对。“常宁宫山庄”原为唐太宗李世民为其母窦太后修建的小庙,1940年胡宗南休建成蒋的行宫,解放后作为西北高干疗养院。这儿,有“终南叠翠”、“濠水牧歌”、“神禾雄踞”等八大景观,高度集纳浓缩人文历史景观与自然景观。看着夕阳的金辉,望着远方的山,望着远方的水,一股凉风吹过来,浑身上下很舒坦。真是:桃红柳绿交相辉,远山近水皆有情。我真不想走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