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上情----------------------------------柳若影

(2024-02-17 13:59:29)

网上情                         (柳若影)

 (2008-12-04 10:53:38)[编辑][删除]
标签: 

杂谈

   “老师,早上好?”

    早上一上班,打开博客,在纸条箱里看到了这样的问候词。真如春风拂面,在这寒冷的冬天,浑身有了一股热气,这一股热气从皮肤渗入肌理,从头顶流遍了全身。

   我的脚有了力气,走起路来飞快;我的手有了力气,敲起键盘“叭叭”作响;我的眼有了力气,看起文章炯炯有神;我的耳有了力气,听起声音格外悦耳;我的头发有了力气,它竟然在微风中飘起来了。

   呵呵!我得到了一种情的激励,情的感染,我兴奋极了!内分泌活跃啦,荷尔蒙增加了,血液循环旺盛啦,手下的文字象泉水一样喷涌出来。

   站在电脑屏幕前,我深深的鞠了一躬。感谢你!感谢广大“博友”!

   回想今年4月开博以来,我受到这种情的激励,情的感染太多了。

   当我以幼稚的文字怯生生的“入博”的时候,我就受到了中国美文《散文选刊》圈余继聪的肯定,他把我的“贵州散记”发在首页,这提高了我写散文的勇气和信心。因为这之前我一直在做新闻,不曾涉猎散文。

   有了这样的开始,我慢慢的写起来了。

   有一个网名叫“大漠孤雁”的,在我开初写的时候,不断地鼓励我。那时,我真不知何为“散文”。

    我断断续续的写了一些自认为是散文的“散文”。

   有一天听歌曲,我忽然激动起来,随手写出了“美人如诗”和“情韵”两首诗。其中“情韵”受到著名女作家闫延文的赞赏,她说,这首诗写得非常精彩,她已下载,正在欣赏品读。她还说,她研究了多年诗歌,她现在才发现,真正的好诗在民间。她后来在“中国人民大学”讲民间诗歌,好多学生都感动得哭了。

   后来,有了“轻吟细语”、“至少有你”、“带雨梨花”、“秋水文心”、“小雨飘飘”、“紫杜鹃”、“云涛雪海”.........等一大批网友的支持与鼓励。

   在网友的回帖中,有支持鼓励的话,也有一些好的建议,也有指出错别字的。例如有“轻吟细语”发给我的帖子:老师晚上好!您的文章上得好快哦。《学工》里有两处错字,匆忙中打错了吧。“青枚素”应为“青霉素”。“免强”应为“勉强”。祝快乐! 我感到读者也在参与创作,我的文章中有他们的功劳。 

    最近,有本杂志开设了“网络散文”专栏,准备刊发我的“走游西安古城墙”这篇散文。编者来征求我的意见,我很高兴,但我提了一个要求:连同读者的贴子一块儿发上去,原模原样。我说这是“网络散文”的“原生态”,编者也很高兴,欣然接受了我的意见。

   这篇文章后上了8个贴,其中一位叫“淡墨”。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章作了评论,也有他们自己的体会和感想。那怕是批评的意见也是好的。散文的魅力在于人生感悟的分享,在于作者对人生感悟艺术化的倾诉,而散文的社会价值,也是在与读者的交流中扩大和升华的。通过互动,满足不同个体心灵和情感的需要。

     我感到,这些贴子是我这篇散文的补充,是这篇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正是网络散文的特征,也是网络散文与纸质的平面散文的区别。

     后来,这个“淡墨”,几乎对我的每篇文章都加以点评。有一段,我对写散文有点信心不足,正在这时,“淡墨”在我的散文“贺兰山的回忆”一文下评到:你的文字很好,叙、忆、描均得心应手,如行云流水,读你的文章真是一种享受啊!

    我查了一下“淡墨”的资料,他名叫“陈朝慧”,云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我国著名的散文家。我想,这应算是专家的评价。我从他的点评中得到了鼓舞,于是又坚持下来。

    于是我的文章就这样陆陆续续的写下来。

    有一日,一个网名叫“文美宝”的人,在我的回忆散文“在万山”下上帖:永远记得有个叫柳若影的老师!看了这个帖,我流出了激动的眼泪,我在“万山”的情景浮现在眼前。我想,我在那儿投入了我最宝贵的青春年华,人们应该记得的。

    这个“文美宝”说,我喜欢写点东西。我会经常给老师加油!她在我的散文“假钱”下,写了许多安慰的话,还教我如何辩识“假钱”。她写到,我妈妈的经验:这两年出版的人民币,都有埋的银色的或者黑色的线,假钱那道线是墨线--不是埋进去的真线,只要看看是否有埋的真线丝,就行了。真感动人!

     我感到,我的“博客”的交流,不仅仅是一般信息的交流,而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她会碰撞出人类的情感之花,这情感之花是那样美丽,那样诱人,常常使我激动不已,常常使我泪流满面。

     为什么会这样?枯燥的文字后面隐藏着什么魅力?有什么东西在拨动我感情的琴弦?

     是情。有许多学者不是把散文称作“情种”吗?

    从而我也想到,散文是倾诉,是心与心的交流碰撞,情的需要在此得到了满足,这大概也是散文功能之所在吧?

    冬正深。

    窗外,寒风嗖嗖,寒风吹落黄叶无数,无数的枯枝在寒风中摇曳着。

    室内,电脑屏幕前,温暖如春,因为你们的存在,我并不孤单,因为你们的存在,我的心中永远是春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