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血压,就要考虑痰肝虚,分享三个中成药,横扫根上痰肝虚!

(2023-05-10 13:36:15)

你知道吗?脑中风是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第一杀手”。

 

 

一旦中风,患者便很容易瘫痪,而这个病根,其实就是我们很常见的高血压症状。

 

 

有些高血压朋友会好奇,都规律用药的,生活方式也改了,血压是控制的很好的,为什么还会有中风的风险?

 

 

其实,根因就在于,降压药只是短暂的压制了血压,并没有解决高血压。

 

 

降压药,是通过降低心率、扩张血管、减少血液中的水钠含量等方法,暂时的压制血压,药效时间较短,药效一过,血压又会回到“高亢”的状态。

 

 

高血压患者,往往会表现出头晕、头痛等问题,在中医诊疗中,属于“眩晕”的范畴。

 

 

中医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无虚不作眩”,“无痰不作眩”。

 

 

也就是说眩晕的发生,也就是高血压的出现,是离不开“肝、痰、虚”的。

 

 

第一种,先来说说“无痰不作眩”。

 

 

当痰湿、痰浊堵住我们的血管时,就会导致血液变得粘稠,血液一粘稠,血液流通就需要更大的力量推动,身体就会“命令”血压升高。

 

 

这些患者有哪些特征?

 

 

1、会表现出舌苔很厚、掩盖了下面舌头的颜色;

 

 

2、经常头晕、脑袋困重,整个人昏昏沉沉的;

 

 

3、身材较肥胖,大鱼大肉吃的比较多,容易肚子胀,不消化,恶心想吐。

 

 

该如何治疗?

 

 

痰湿重导致血压高,我们就要清痰湿来稳血压。

 

 

这就可以参考【半夏天麻白术汤】。

 

 

其中的制半夏、橘红和天麻,可以化痰燥痰;

 

 

白术、茯苓可以健脾化湿,减少痰湿的生成;

 

 

甘草和生姜可以调和脾胃。

 

 

第二种,我们来说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这种情况下,肝到底是发生了什么?

 

 

肝主升发,喜欢往我们的身体上边走的,也喜欢向外发散。

 

 

但是,肝气发散的作用过头了,就会一直鼓动我们身体上部,也就是脑袋的气血,就容易导致头晕,头疼,以及血压升高的情况出现。

 

 

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平肝潜阳,可以参考的方子有【天麻钩藤饮】。

 

 

天麻、钩藤和石决明可以平肝潜阳;

 

 

川牛膝、桑寄生、杜仲可以滋补肝肾,让肝阴可以控制肝阳;

 

 

用黄芩、栀子来清热降火,茯神和首乌藤来安神助眠。

 

 

我们最后讲讲“无虚不作眩”。

 

 

这个虚,主要是说“肝肾阴虚”。

 

 

肾属水,肝属木,就像大自然里树木生长需要水分滋养一样,肝木同样需要肾水的滋养,如果肾水不足,那肝木就容易干枯,出现肝阴不足的情况。

 

 

再加上肝气容易升发,肝阴不足则肝阳就亢盛,这就是一种典型的虚实夹杂,下虚上实的情况。

 

 

此时治疗就需要以滋阴为主,便可以参考【左归丸】。

 

 

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鹿角胶、龟甲胶都可以大补肾阴;

 

 

山药可以健脾补肾,让滋补的药材更容易吸收;

 

 

川牛膝可以清虚热,还可以引药下行,专补我们的下半身。

 

 

总的来说,要从根因解决高血压,就需要考虑“痰”“肝”“虚”的问题。

 

 

不过,涉及到组方用药,只是供大家参考,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也需要医者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和表现,进行对应的调整,大家不要随意用药,以免误伤身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