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炼丹术士到化学家-------------------------柳若影

(2022-03-27 12:02:10)

         公元317年,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建立东晋,授葛洪为关内侯,“食句容邑二百户”。后来朝中大乱,司马睿忧愤而死,葛洪也远离官场,潜心著述,并走上了修道炼丹之路。

  “原始化学”炼丹术

  葛洪博闻多识,很有才学。他著有《抱朴子》内、外篇,“又传俗所不列者为《神仙传》十卷,又撰高尚不仕者为《隐逸传》十卷”,著述十分丰富。

  起初,他以儒家正统自居,认为“道家之言,高则高矣,用之则弊”。40岁前后,他的观念发生变化,称“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开始尊奉黄老之道,研究炼丹与养生之术。

  丹砂(又称朱砂)是炼丹的重要原料,是一种红色物质,主要成分为硫化汞。汞即水银,是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金属,可通过加热的方法从丹砂中提炼出来。古人认为,按照一定的配方,将铅、硫等金属与水银一起反复烧制(即“还丹”),炼出的丹药可使人长生。

  在《神仙传》中,葛洪记载了东汉炼丹家魏伯阳的生平。魏伯阳著有《周易参同契》一书,是炼丹史上最早的理论著作,后世称其为“万古丹经王”。此书多用隐语,核心内容就是“金液还丹”。

  葛洪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出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如他在《抱朴子·内篇》中写道:“凡草木烧之即烬,而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意即硫化汞经加热可分解出汞,汞与硫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汞,再加热则变成红色的硫化汞。这是一种人工合成硫化汞的过程,类似的过程还有很多,因此,炼丹术也被称为化学的“原始形式”。

  服食丹药可长生的想法当然是荒谬的。古往今来,多少人因此丧命,长生不老的却没有一个。尽管如此,炼丹术对近代化学的贡献是举世公认的。它传入西方后,和西方炼金术一起,成了近代化学的前身。

  葛洪在书中记录的化学试验还有很多,并将其应用到医学上,如用水银软膏外涂治疗皮肤病等。

  埋头炼丹的日子过了十来年,葛洪的生活越发窘迫。无奈,他只得考虑担任一官半职以换取俸禄。公元332年,听说交趾一带产丹砂,他便自请担任勾漏(今广西北流)令,并携子侄前去上任。行至广州时,他被广州刺史邓岳挽留,从此隐居罗浮山炼丹、著述,直至终老。

  兼习医术以济世

  2015年,屠呦呦在演讲中说,她和团队提取青蒿素治疗疟疾时,受到葛洪《肘后备急方》的重要启发。在这部医药学著作中,葛洪记载了青蒿治疟疾的方法,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肘后备急方》是葛洪的医药学著作之一。他认为修道者应该兼习医术,治病救人,并收集了大量的常用药方,“率多易得之药”,以供人们备在家中救急。如用松节油治疗关节炎,用铜青(碳酸铜)治疗皮肤病,用雄黄消毒、艾叶驱虫等,很有实用价值。

  同时,葛洪也很注意对急病的预防和治疗。他所说的急病,多指急性传染病,古人认为是由鬼神引起的。葛洪在书中第一次记载了天花,提出急病并非由鬼神引起,而是中了外界的疠气。

  在《肘后备急方》中,他还记载了狂犬病如何治疗,即用“以毒攻毒”的方法免疫,将疯狗的脑子敷在病人的伤口上。

  葛洪的炼丹术及医药学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如南北朝时期的“山中宰相”陶弘景、隋唐时期名医孙思邈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受了他的影响。

  晚年时,葛洪隐居广东罗浮山,优游度日。有一天,他自觉大限将至,便给邓岳写信,称自己“当远行寻师,克期便发”,意即要辞世了。邓岳见信后急忙赶到罗浮山,却没能见到葛洪最后一面。

  公元363年,袁弘任南海太守时,曾登罗浮山作《罗浮记》,记载葛洪去世时的情景,称葛洪卒时61岁。后来的《晋书》等则记载葛洪卒时为81岁。

  尽管葛洪在文学、医药学等方面卓有成就,但后人对他修道炼丹的经历更感兴趣,并将其当成诗画等创作的重要题材。如杜甫在《赠李白》一诗中说:“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葛洪举家移居罗浮山的故事,也在历代书画中多次出现,其中以元代王蒙的《葛稚川移居图》最为著名。从炼丹术士到化学家,这也是葛洪多彩人生的一部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