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淡墨文集》出版之后

(2022-03-14 14:55:58)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淡墨文集》出版之后作者:淡墨

  《淡墨文集》出版之后

 [转载]《淡墨文集》出版之后 

《淡墨文集》出版了,此间也曾有过朋友的鲜花和祝福,也曾有过同行的掌声和点赞,但这些日子我却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

“草木也知,韶华竟白头”,《淡墨文集》出版的时候,我已经是一个八十多岁的耄耋老人了。此时此刻难免心生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的感叹。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有生之年就这样一闪而逝。可即使生命短暂如电光石火之迅灭吧,那电光石火是发过光,照亮过世界的呀你呢,淡墨?或许我们此时此刻还会心生“一个人的生命微小如芥粒”的感叹。是的一个人的生命人真的实在太渺小了。芥粒小吗?小。佛经说:芥子纳须弥一滴水小吗?小。可一滴水能够湿润泥土,能够走进花朵,走进果实呀你呢,淡墨?当我们凝神深思,拷问自己的生命价值的时候,我的心里真的就难免会有那么一点惭愧和恐慌了。

看看你,淡墨!一个作家终其一生出版的文集就这么可怜的三本书,与那些出版文集动辄就是几十本、上百本(那才叫著作等身呢)的作家相比,你和他们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当然我的作品少也有一定的客观原因,一是我所从事的职业,我的一生就是教书和当编辑,这样的职业和平台对文学创作当然是十分不利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专门关注写作的“诗散文”文体,这种文体要求每篇作品都要在文字中注入诗意、要求作品中的文字不能肆意挥洒,不能无边无际的散漫和铺陈,它需要含蓄、需要凝练,这样的文字应该是诗意和语言浓缩后的结晶体。这样的作品,你是不可能从中挤出多余的杂质和水分来的,所以诗散文的体量不可能与一般的叙事散文相比大,诗散文的篇幅不可能与一般的叙事散比长。这就是我的作品不可能写得太长,产量也不可能太多的原因。    

其实文学作品的少和它的体量小并非就是不好,并非就是作家不可原谅的缺陷。文学作品不是土豆大白菜,我们是不能用称斤和论堆头来评判文学作品的价值的。在文学作品中,只有经典不会凋谢,只有精品不怕少。唐人金昌绪有一首诗《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全唐诗》存其诗仅一首。一个诗人一生留下一首诗少吗?少!但不管什么样的选家,也不管历史怎样延续,这首诗却没有因为岁月的阴晦和漫长而被时间所埋没,这就叫(经典永流传)。据载,乾隆皇帝在位63年,他总计写了43000首诗,其诗词创作的总量已接近于整部《全唐诗》,不知要超过李白、杜甫等人的诗作数量多了多少倍。作为一个诗人作家来说,这样的数量多么?多!但乾隆皇帝的诗,能与李白杜甫比价值吗?乾隆皇帝的诗有几首能够《春怨》一样千古流传呢?这就是那些不顾艺术质量的高产作家的悲哀。其实作品少倒并非就是一个作家不可原谅的缺憾。一个作家真正的缺憾和疼痛是耗费了生命,结果却给社会制造了一堆文字垃圾,其贡献就是为造纸厂回收一点造纸的材料。文学创作“以小见大,以少总多”才是我们需要遵循的创作规律。

这里我们用乾隆皇帝43000首诗金昌绪的一首诗《春怨》进行价值评判的启示。当然在这里我也需要提及的是,乾隆皇帝也有一首在民间流传很广的诗,这就是《飞雪》:“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乾隆皇帝4万多首诗只有这一首选入了小学生课本。但乾隆皇帝即使就是这首流传很广的诗,在文学上也还存疑。据说这首《飞雪》乾隆皇帝写到第三句六片七片八九片”时就写不下去了,第三句“飞入芦花都不见”是纪晓岚补充出来的。还有一种说法说是大学士沈德潜补出来的。更为严肃的是,还有第三种说法,说这首诗是郑板桥的《咏雪》诗改编而来的。

倒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约660—约720)《春江花月夜》,是文学作品中真正以少胜多的典范!张若虚《全唐诗》中仅存诗两首,(除了《春江花月夜》,还《代答闺梦还》。一个诗人终其一生只留下两首诗,少吗?当然少!但他的《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先生评价是中国诗歌中“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他的《春江花月夜》,被喻为“孤篇横绝全唐”。

这些事实说明文学作品在体量上的多与少,大与小,这与它的价值关系并是不成正比的。

以上说了这些,我是想一个作家对作品首先看重的应该是质,其次才是量。文学就是这样一种非常奇妙的东西,它必须经过时间的筛选和漂洗,渣滓沉下,泡沫散尽,剩下的“经典”。因此,我从来不害怕作品少,我是害怕岁月把大筛子,我是害怕时间这个对文学作品最公正严肃的法官。

不管怎么说,当我们回过头来再次审视《淡墨文集》的时候,我总觉得还是单薄了一点,粗放了一点,少了一点作品里的那些文字就像乌蒙山上那些乱生乱长的野草。好在,我当年开垦文学处女地时留在荒原上的野火,好像还在默默地十分耐心地燃烧着。这种燃烧的光热,就像拓荒者身上那件破旧的斗篷,就是那么一点能够遮风避雨的温暖,那已经是我的人生中唯一的念想和安慰了。舍此何求呢!?

《淡墨文集》就这样在我一种忐忑不安的心情中出版了。唉,就这么一点点东西,对于一个仓廪不实的作家来说,这种亮家底的事,的确是会让人害羞的。

淡墨2021年6月11日初稿于昆明云安尚品

[转载]《淡墨文集》出版之后

[转载]《淡墨文集》出版之后

[转载]《淡墨文集》出版之后

[转载]《淡墨文集》出版之后

[转载]《淡墨文集》出版之后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