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主要是针对住宅类地产项目,这些连续宏观调控政策令全国土地市场,特别是住宅用地的交易市场明显降温,包括北京、深圳等在内的中心城市土地成交尤其低迷。
有数据显示,2011年前三季度,全国土地市场住宅用地呈现量价齐跌的态势,尤其一线城市的中心城市的地价成交量和价格波动更加明显,成交量和地价降幅均高于全国133个市县的水平。(仕一邦地产顾问http://www.shiyibang.com/web/)
目前是住宅用地成交量和地价明显降温,而商业、工业地产随未受到政策调控的影响,但由于房地产市场大环境的影响,仍在苦苦支撑局面。
实际上,有些数据显示,全国土地市场规模尽管并未萎缩,但是以往唱主角的住宅用地渐受冷落。有可靠数据显示,2011年前三季度土地供应总计达8.73亿平米,同比增加13%。其中工业用地供应量增加明显,达4.57亿平米,同比增加达37%。住宅用地供应量减少,前三季度供应量为3.05亿平米,同比减少约12%。商办用地供应量同比增加约9%。在成交方面,2011年前三季度成交土地面积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1%。其中仅住宅用地成交面积下跌,同比下降10.7%。商办用地和工业用地成交量均有所增加,商办用地同比增加约21%,工业用地同比增加达53%。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11年第三季度,住宅用地成交跌幅明显,跌幅高达28.9%。
真实的情况是,在长期受宏观调控等因素的影响下,2011年前9个月,天津、武汉和杭州的供应量跌幅高达51%、41%和38%。市场供应量和成交量明显下降,开发商拿地积极性也不高,今年以来,全国土地市场上较为活跃的地产企业仍是万科、保利、恒大等全国性大型企业,而地方开发商的拿地情绪根本不明显。
同时,土地成交价格,也就是地价在2011年前三个季度跌幅已达两位数。数据显示,2011年前三季度,全国土地成交总体楼面价从1276元/平米下降至1085元/平米,下跌15%。2011年前三季度土地溢价率持续走低,今年前三季度成交土地溢价率总体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成交土地平均溢价率为13.4%,去年同期为26.8%,下降明显。
并且,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也逐渐转向商办用地和工业地产。数据显示,2011年前三季度全国133个市县土地出让金为12587亿元,基本与去年持平。其中住宅用地土地出让金额为8440亿元,同比下降12.8%;商办用地土地出让金额为2710亿元,同比增加36.7%;工业用地土地出让金额为1294亿元,同比涨幅高达53%。(仕一邦地产顾问http://www.shiyibang.com/web/)
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相比,最先开始进行宏观调控的中心城市地价成交量和价格波动更加明显。数据显示,通过对北京、上海、天津等十大城市前三季度土地市场的运行情况分析,发现十大城市2011年前三季度土地供应量同比降幅达23%,土地成交量更为明显,同比降幅高达25%,土地供应计划完成率仅上海达到70%,大多城市完成情况不佳,约为四成左右。
结论就是,住宅用地成交量和地价明显降温,而商业、工业地产随未受到政策调控的影响,但由于房地产市场大环境的影响,仍在苦苦支撑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