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一邦:房价上涨蓄势待发?
(2009-04-02 09:23:06)
标签:
房产杂谈 |
根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统计数据,截至3月29日,北京市3月份住宅交易量达到31467套。其中二手住宅交易量达到18045套,期房商品住宅成交量达11298套,现房商品住宅成交量为2124套;分别环比上涨92.5%、72.1%以及23.6%。
数据还显示,北京今年1月份二手住宅交易量为7358套,2月份为9373套,再加上3月份成交的18045套,二手房交易量一季度有望突破3.6万套,比2008年第一季度增长101.04%。
在上海,住宅成交量也逐月放大。3月份前22天,上海商品住宅成交量已接近100万平方米,预计整个3月成交量将超过140万平方米,接近楼市热销的2007年11月的成交量,超过了今年前两个月的成交量总和,且几乎是1月份全月成交量的3倍。
中指研究院一份报告显示,3月16日-3月22日,上海住宅成交5539套,成交面积为56.5万平米,同比分别上升17.7%和18.4%,环比分别上升20.5%和18.6%。周成交量创下07年10月以来的新高。
同样,3月份深圳楼市新房成交量不断刷新纪录。据深圳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网站的统计数据,截至29日,深圳市3月份新房成交8299套,成交总面积约73.3万平方米,日均成交量近300套,最高一天成交372套。此水平已超过2007年新建商品房月成交量的最高纪录。住宅库存持续3月下降
根据统计数据,北京住宅可售量自2008年12月下旬上涨至1950万平方米以来,已经连续13周下降。截至3月22日,北京住宅可售量下降到1783万平方米。住宅去库存化时间最近也出现了5周持续下降的局面,目前住宅去库存化时间下降为73周。这意味着,以当前的销售速度,北京住宅库存需要一年多的时间来消化。
截至3月22日,上海住宅可售量为792.5万平方米/5.97万套。上海住宅可售量自2008年12月下旬以来也一直处于缓慢下降通道,由去年12月底的850多万平米下降到800万平方米以下。上海库存消化周期自2008年11月下旬就出现了连续下降,已经由2008年11月下旬的38周下降至目前24周的水平。以当前的销售速度,上海市场的可售住宅大约需要不到半年的时间来消化。
成交量与销售价格是判断楼市“回暖”的重要标准。也有一种不同的声音,他们认为目前成交量的上升,甚至房价在经济危机中逆势上涨,很大一部分是假按揭推动的结果。深圳宝安区3月17日的一手房成交均价是13000多元/平方米,但有民众实地调查后反映,即使是宝安中心区的全新房价也都是在8000元~9000元。”这正是假按揭下的典型特征。这些观点警告:因被虚涨假象“激励”出现的打折停止、故意提价等现象,正为今后的“倒春寒”打下坚实基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