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弥唱的诗

(2011-02-04 21:56:51)
标签:

杯水

诗选

评论

分类: 诗歌之窗

一个人的子时

 

子时。我再次停留于

一张白纸。再次

将身体里的灯全部打开

一些词语醒着,等待

缝补白昼里那些空缺

——岸边被搁置的水草

 

子时,我是一个

沾满雾气的修辞

再次被一句诺言占据

这辽阔的空,和圆满

 

时差

 

你邮寄的黑夜

走得太慢。需要经过

重复的山水,那些

我预存的忧伤黄昏

需要经过一声声

小小的歌唱

 

无法同行的两个城市。

你睡了,而我和露水

醒着,想念一些

新鲜的往事。一如

你已再次启程

我还在

编织你的梦中

 

答案在风中飘荡

 

这样写,就能再次避免

被远方的寒流击中

六月,阳光那么多

像城墙内羞于被揭开的

秘密。它们飞舞着

于我背面的明媚

 

我不会写下落花

那礁石上意外的风景

我不会,假借雨水

修补一条断裂的河床

河床下汩汩的寂寥

 

笔尖下,纸上的倒影

藏匿昨日的麦芒

风是门外的事

答案,在风中飘荡

 

出行

 

要再远一些,才能看清

一万枚玉砌的全局

才能让过剩的阳光

原谅一面湖水

虚弱的表面

当美玉依然冰冷

我的目光一再失陷

 

我必须,远到远方去

远到四月的原点

想念一个孑孓走来的人

怎样经过春天

再蹒跚我清晨的视线

 

我要停在远方。

我要用最近的注视

保留一个

最完整的虚空

 

我不能说出水

 

夜的寂静和远山失语的声音

同样巨大,还有灯盏外的水草

它们翻动的喜悦

 

此时,我多想喊出声来

对晚星和流动的人影

说出我的爱情

那天空之城的传说

我多想,让夏夜的玫瑰

低下头来

 

而六月的尾声是沉静的

它使一滴水停住。我看见

无语的人依旧端坐

怀抱一束红,饱含热泪

 

 

在低音中飞翔

灯灯

 

在我认识弥唱时,并不知道弥唱是一个诗龄不长的女诗人。我惊讶于她文字的质地,纯粹,干净,忧伤美好的气息,流动而弥漫。在网络浮躁的今天,让人耳目一新。她的文字常带给我无尽的遐想,仿佛置身其中:远山连绵起伏,云雾缭绕,若隐若现的树林,溪水……一幅幅精致又空白的画面,淡紫色忧郁的色调,又仿佛流淌的音乐,让每一个走过的人忍不住停留,驻足。

弥唱的诗歌,我愿意看作是她体内钢琴发出的一系列低音,它饱满,热烈。压抑,又飞扬。它强烈的唯美意识,被她自身不可解释的内在情绪轻轻晃动,让美在美中延续,并在读者心中得到回应。她的诗歌常显示出一种让人迷恋的透明,一种优雅的纯净,她的低语,她的吟唱,或是出于自身的内心需要,与外部世界无关。而那些情感,经她美丽的思想手指点燃,便呈现出一幅幅细微而丰富的画面。如下面这首《场景》:

 

除了伤寒,覆盖你的
还有纯棉的织物
旧光线。游移的地图
梦境。我过于单薄的信笺
不能充当你的药片

我有点乱。整整一天
被悬在秋风中
你咳嗽一声,它就
摇晃一下。我空心的部分
就更空一些

天黑的时候,我趁乱
潜入你的处方
那低于秋天的柔软
隔着子夜,我再次
成为你的病人

 

淡淡叙述的口吻,忧伤的艺术铺陈,是弥唱一贯的表现手法,在她的诗里,我们看不到那种激烈的,充满伸张欲望的自白方式,她喃喃自语,轻柔,舒缓,充斥,使每一个词语充满了想象的灵性,又有着水晶般偏冷的质地。她更像一个述说者和倾听者集于一身的复合体。诗人通过感性所唤醒的,不是具体所指,甚至,也不是诗中出现的,它用宁静代替了强烈,在宁静中得到暗示,隔着子夜,我再次/成为你的病人,把一个在爱中无怨无悔的女人形象,刻画得生动细致。

诗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在看不见的时刻使不可见成为可见的魔术。在弥唱的诗中,黑夜是反复出现的场景,她静静守候可能抵达的境界,她使不可见,成为可见,而经她随意碰撞的词语,被赋予美的生命,显示出真实的内心截面:

 

一个人的子时

 

子时。我再次停留于

一张白纸。再次

将身体里的灯全部打开

一些词语醒着,等待

缝补白昼里那些空缺

——岸边被搁置的水草

 

子时,我是一个

沾满雾气的修辞

再次被一句诺言占据

这辽阔的空,和圆满

 

明暗、虚实交织成像征和弦,饱和的单纯感,干净节制的语言,以及停留于一张白纸所造成的奇特视觉效果,使这首诗充满了幻美幻真的感觉,一种张驰有致的流动美感。由词语修辞再到诺言,其中隐藏的忧伤,像白色的雾气一样聚散不定,但它并未流于感性,而是将弥唱式的低音气息,和人生独有的感悟和体验,在辽阔的空,和圆满中得到了升华。

弥唱是一个善于在内心感应中获取材料的诗人,她追求心灵的微妙和感觉的微妙,并由此开掘出多层次的心理内涵。在心灵某一瞬间的捕捉时,她的吟唱显得专注而传神。 在弥唱的诗中,还常出现一些指意性很强的句式,但这种句式并未给人压迫,恰恰相反,它让人心灵为之张开:

 

安全感

 

要允许天色向晚

允许我身着睡裙歌唱

看窗外的星群。岛屿。

被折断的想念。

听一张船票返程的苦恼

 

要允许我形色孤单

献出刻有你名字的骨骼

——我身体里最强大的部分

风中,我的倾斜是完整的

像一束柔软的火焰

 

你要好好地接住

 

《安全感》所呈现的,仍是一个有意回避现实尖锐的世界,它倾心灵魂和自我的凝视,这或是和弥唱所追求的唯美情结有关,在弥唱笔下,忧伤是美的,孤单也是美的,小情感中见大境遇,各种意象在诗行间自由穿行,像一个个飘动的音符,随着情感意绪的步步推移,令人神驰,应犹未尽 

弥唱是一个在路上的诗人,她独特的诗歌气质,已经为她赢得众多赞美,但我想说的是,尚应注重生命深层经验的沉潜,避免凸显个人美学特征的同时滑入惯性模式。我看到弥唱近期所作的种种努力,让我相信,弥唱是一个值得期待的诗人,她一直坚守在诗歌现场,在她的低音领域,优美地飞翔

 

弥唱简介:1969年出生。祖籍上海。作品散见于《诗刊》《诗潮》《青年作家》《九月诗刊》《大诗歌》2010中国年度散文诗》等刊物选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