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中华诗词之特美》(一,二)精彩语录

标签:
叶嘉莹 |
分类: 叶嘉莹先生诗词讲座精彩语录 |
视频网址 https://b23.tv/7CJBbR
5.1中国语言文字的特质与诗歌传统
1-独体单音
一个字只占一个空间,
它的声音只有一个音节,
在整个的世界文化之中,是非常特殊的。
独体单音:我们还掌握了另外的一种特美,可以让文字两两相对parallel,成为对偶的形式。
(李渔)笠翁对韵:
天对地 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骈偶起来的这种特色,也是全世界任何语言文字所没有的。
诗是言志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是表达你内心的情志
我说情志是兼有二者而言的
因为在朱自清先生
他的一本著作叫做《诗言志辨》
辨别诗所言的志究竟指的是什么
《论语》孔子对学生说“盍各言而志”
“志”:理想 志意
我们说诗是言情的
那么诗究竟是写我们普通的、
一般的喜怒哀乐的感情
还是要写儒家修齐治平的理念呢
我想中国的诗是兼有二者的内容
有修齐治平--
中国最重要的一个文化传统,儒家的对于志意的这一种观念
同时“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我们的喜怒哀乐的感情的一切,当然也是我们诗歌的主体
所以我们的poetry是情动于中形于言,是我们内心有一种情志的感动
这个“动于中”可以是我们的志意,也可以是我们的感情
既然说情动于中,
是什么使你动了呢?
你的心为什么就动了
“气之动物 物之感人 故摇荡性情 形诸舞咏”
我们中国常常讲气,什么是气?
阴阳之气,
宇宙之间自然运行的一种力量。
“气之动物”,当宇宙大自然的阴阳之气运行的时候
它触动了万物,感动了万物。
春天草木就萌生,秋天草木就衰落
陆机《文赋》:“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落叶,叶子都黄落了,在劲秋,在寒风凛冽的秋天
你看到木叶的黄落就悲哀了,“悲落叶于劲秋”
“喜柔条于芳春”:
你看到春天经过严冬的冰雪
像我们校园里边,在马蹄湖边的那两排柳树
你会亲眼看到它经过冰雪
那个枝条好像就变得很枯干很僵硬
等春天的和风,东风吹来的时候,它还没有发芽还没有长叶,
但你已经觉得那个枝条就变得柔软了,然后就会有朦胧的一片绿色,
柳树就发芽了,然后等到春天真的来了,那千丝万缕的随风飘拂,
如此之柔和
所以你悲落叶于劲秋,就喜柔条于芳春
这是大自然给我们内心的感动
我们说你是情动于中就形于言,你情为什么动于中呢?
一个是大自然四时景物的变化,使你内心感动了
所以落叶了你就悲秋,那么春天来了,你就喜柔条于芳春
但是你想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那无情的草木,它们秋天的落叶,春天的柔条,如果都使你感动的话,难道你自己作为一个人类,那人世之间的一切不使你感动吗?
嘉会寄诗以亲,离群就托诗以怨
你如果有一个美好的聚会:
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一群美女,中间有一个最美丽的人,你们四目相对的时候,忽然间你的心动了,这种美妙的感觉。
而且诗人的遇合:像李白跟杜甫两个人之相见,他们自然就产生了一种感动
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杜甫对李白如此之倾倒,嘉会他就写一首诗,
杜甫说我跟你相见 你遇见我,我们两个人是宿心,好像是上一辈子的交谊
我们这个心从很早以前,我们两个人 就已经亲近了。
像宝玉第一次见到黛玉,说这个妹妹我好像见过的,那是“宿心亲”,好像上辈子我就认识她了
所以杜甫就写了诗:“嘉会寄诗以亲”
离群你也托诗以怨:当你离开了你所归属的那个群体,离开了你的家人
离开了你的朋友,你也把你的离别的哀伤,寄托在诗里边,表现你的哀怨
我在读诵中国古典诗歌的时候
我是有一个抑扬顿挫的起伏
并不是吟唱,只是读诵
2-单音四声:平、上、去、入。
普通话阴平、阳平→平声,上声,去声;
普通话里没有入声。入声有一个极大的特色,有P T K的收尾。
我们在读古典诗词的时候,你一定要把应该读做入声的字,你虽然不能够用普通话正确的读出来,你要把它尽量读成仄声。
因为诗歌除了传达情意以外
诗歌的美感除了它的语言文字的meaning以外
它的那个sound声音是诗歌的第二个生命
诗歌的美感是伴随着声音传达它的情意的,你把声音丢掉就不对了。
中国的诗歌要把它,原来的声音的美还给它,不是在舞台上像话剧的表演,只是它本身声音应该有的美,就传给它。
我们语言文字的特色,独体单音有四声的分别,而四声的声调是诗词的主要的美感的生命,这一点是必须认识的。否则你就把它的生命杀死了一半,是对不起古人,对不起我们诗词的美感的。
你心里有了一种感动,怎么样在诗歌里边传述你这种感动呢
最原始的《诗经》给了我们三种表述引起你的感发的叙写的方式
3-破音字:一个字有多种声音,不同的意思就有不同的声音
中国的语言文字有破音字
当它的词性不同的时候:名词变动词、变形容词、变副词,变化,它的读音就不同了
2020-7-29重新整理
5.2 中西方诗歌传统比较
我们所说的诗(词),不管是《诗经》,李白杜甫的诗,苏辛的词,主要都是写他自己内心的情意的。
英文所说的poetry,它所包括的内容(跟我们的诗)是不一样的。
西方的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著作Poetics《诗学》,
epic 是史诗,叙述一件事件的。
Poetry,包括了drama(戏剧),是对于外在的世界的一种描述,注重描述的方法,注重the plot(情节)。你有没有一个情节的高潮。注重模仿、叙述的高潮、叙述的技巧。
诗歌里边表现情意有几种关系:
1、明喻simile
李白《长相思》
美人如花隔云端。
2、隐喻 metaphor
杜牧《赠别》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3、转喻 metonymy
用一个相关的事物,转换它有一种比喻。
the crown 皇冠,代表国王。
陈子昂《感遇》 黄屋非尧意。
4、象征 symbol
象征是有一个符号、形象,这个形象作为一个符号,它所象征的意思是established(已经完成)的,大家都习惯的、承认的。
西方the cross十字架代表基督的救赎,像maple leaf枫叶,代表加拿大这个国家。
中国松柏,松树代表一个坚贞的形象。
5-拟人personification
一个物件,把人的感情投注上去,让它代表一种人性的感情。
他把红色的蜡烛想象成一个有知觉、有感情,懂得悲欢离合的人,
看到两个相爱的人要分别了,它也很同情、也很难过,但是它没有办法,所以就“夜寒空替人垂泪”。
我就流下泪来,表现我对你们离别的同情。他把蜡烛想的有知有情,这个就是拟人personification
6-举隅synecdoche,
隅代表一个角落。
一个在楼头等待她所爱的人回来的女子,她想她所爱的人坐船回来,每个船过去她都希望是她的爱人回来了,
过尽千帆都不是,帆代表船,帆是船里边一部分,用这一部分来代表全体的,叫做举隅。
7-寓托allegory
叙述好像是一个具体的人物情事,但所要传达的是一种抽象的意思,叫寓托。
南宋词人王沂孙
王沂孙用齐王后的故事来写这个蝉,而且用蝉的悲哀来写人的悲哀。
是有一个故事,有人物有情事,而用这个故事来表现另外一种历史的、哲学的、道德的事件的,叫allegory
8-外应物象 objective correlative
艾略特
objective 是客观的 外在的;correlative是有关联的:
用外在的、有关联的一些形象,来表达你内心的抽象的情丝。
李商隐《锦瑟》
都是image one by one
一系列的形象,表达他内心的情意。内心的什么?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西方是思辨的:理智的、思想的、辨别的,把它一类一类归的很清楚。
他们说表达情意与形象的关系的方法,这八种方法我们都有。他们诗歌的起源,是史诗跟戏剧,是epics还有drama,所以他们注重的是写作的表达、传述的方法跟技巧。
中国注重的是你的兴发感动,你内心的生命,中国的诗歌是注重生命的,你的感情的生命。
我们说情动于中你才形于言,注重的是那个“动”字,你心动了没有动,所以中国所注重的是你内心先要有一种感动,才是重要的。所以“情动于中形于言”才是诗。
你怎么形于言?你就不但要能够传达你内心的感动,还要用你的语言文字,引起读者的感动。你的诗有没有完成这个作用,你完成了就是好诗,你没有完成就是坏诗。
怎么样传述你的感动和引发别人的感动?中国只用三个简单的字:赋、比、兴。
《诗经》《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兴)
赋:即心即物
我就直接的写我内心的情意
我把我内心的情意写的非常具体
而表述出来一种事件:即心即物,不用外在的植物或者动物
这首诗感动的力量,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不是一个美丽的形象。
它是直接的叙述,即物即心,直接叙述这件事情,就表达了内心的感情。
这是我们中国诗的写作,你自己是怎么被感动的,你的诗怎么使别人感动的三种基本的方法。
三、赋比兴的诗歌创作方法
行在:皇帝临时驻扎的地方。
杜甫《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 西忆岐阳信,无人遂却回。眼穿当落日,心死著寒灰。雾树行相引,连山望忽开。所亲惊老瘦,辛苦贼中来。(赋体诗)入声字
陶渊明饮酒《其四》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比)
马斯洛Abraham H.Maslow(1908-1970)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
李商隐《西溪》 怅望西溪水,潺湲奈尔何。不惊春物少,只觉夕阳多。色染妖韶柳,光含窈窕萝。人间从到海,天上莫为河。凤女弹瑶瑟,龙孙撼玉珂。京华他夜梦,好好寄云波。(兴)
四、词的内涵与特质
Lyric 词:words;填词 fit in a musical tune;《花间集》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词集,由后蜀人赵崇祚编辑,收集了温庭筠、韦庄等18位花间词派诗人的经典作品(500首)。Collection of Songs among the Flowers 写的都是美女和爱情。
王国维《人间词话》:词之为体,要眇(深微幽怨的美丽)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词给人很绵长的、有余不尽的、低回婉转的一种追寻,一种联想,一种感受。
温庭筠(约812年-866年)原名岐,字飞卿。唐代诗人,词人,被称为“花间鼻祖”。《菩萨蛮》不是题目,是音乐的曲调。
《菩萨蛮》宝函钿雀金鸂鶒(xchì),沉香阁上吴山碧,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
枕函:方的枕头,匣子一样,有美丽的珠宝装饰,宝函。钿:珠玉螺钿的镶嵌。
虽然我所爱的人不在这里、没有人欣赏我、没有人看见我的美丽,我仍然要保持我的美丽来等待他。面对着鸾镜,头上要簪上花枝,永远保持我的美丽,等我所爱的人回来。我这种爱情、这种等待,此情谁得知,谁知道我这一份坚贞的不变的,这种期望等待的感情。我要保持我最美好的容颜,来等待他回来。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王国维《蝶恋花》 莫斗婵娟弓样月。只坐蛾眉,消得千谣诼。臂上宫砂那不灭。古来积毁能销骨。手把齐纨相决绝。懒祝西风,再使人间热。镜里朱颜犹未歇。不辞自媚朝和夕。
女子都是争妍斗丽的,我不跟人再竞争。因为我的眉毛很美丽,我就承受了多少人的诽谤。(因为你美丽,大家就嫉妒你。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楚辞》)中国的诗词有一个久远的传统,每一句诗跟词,都有很多很多的message(信息)传达给你,你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越熟悉,接受的信息越多。
我们不因为人家不欣赏,我们自己就不爱惜自己了。不辞自媚朝和夕。我每天还要装饰的这样美丽。
班婕妤《团扇怨》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作合欢扇,团圆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笏中,恩情中道绝。
石声汉《清平乐》漫挑青镜,自照簪花影。镜里朱颜原一瞬,渐看吴霜点鬓。宫砂何事低回,几人留住芳菲。休问人间谣诼,妆成莫画《柳梢青》休问余春,又到黄昏。洗尽铅华,抛残翠黛,忘了长门。卷帘斜日相亲。梦醒后、翻嫌梦真。雾锁重楼,风飘落絮,何事温存。刘永济《鹧鸪天》镜里朱颜别有春。莫教明月翳纤云。娥眉招嫉何缘画,犀角通灵自辟尘。寻絮影,认萍根。春泥春水总愁痕。何如十二楼中住,放下珠帘了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