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名篇词例选说》-4-说晏殊词《踏莎行》细草愁烟
(2015-01-22 13:54:00)
标签:
叶嘉莹名篇词例选说晏殊词《踏莎行》 |
分类: 叶嘉莹:名篇词例选说 |
4-说晏殊词
《踏莎行》
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栏总是销魂处。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
开端“细草愁烟,幽花怯露”,表面上看来只是景物的叙写:小草上的烟霭迷濛,花蕊上的露珠泫照。所写都是外在的景象,而内含的却是极锐敏的感受。所用的“愁”字和“怯”字,表现了晏殊极细腻的情思,且与形式上细密的对偶的形式完美地结合为一体。你看,春天里,那些细草在烟霭之中仿佛是一种忧愁的神态,那朵幽花在露水之中仿佛有一种颤惊的感觉。用“愁”来表达草在烟霭中的感受,用“怯”来描写花在晨露中的感受,表面上说的是花和草的心情,实际上是通过草与花的人格化来表明人的心情,亦物亦人,物即是人。晏殊另一首《蝶恋花》之“槛菊愁烟兰泣露”句,可以与此相参看,境界相同,只是一个是秋景,一个是春景,但同样是在细小的形象中,表现了晏殊观察之纤细、幽致、锐感和善感的诗人特质,投注了他细腻幽深的情思。
人的用情的态度是不同的,有的人的感情像一团柴火,一烧起来,火苗子也挺高,乌烟瘴气也都冒出来了。有的人的感情像一片水晶,那么晶莹,那么皎洁,那么坚固。每个人用情的态度不同的,每个人感情的本质是不同的。我所说的理性的诗人,不是那种鸡毛蒜皮、斤斤计较的那个理性,而是说对于自己的感情有一种节制,有一种反省,有一种掌握的这样的修养的能力,这是理性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