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敦煌盛唐彩塑、南禅寺中唐彩塑天王像

(2008-07-15 10:53:31)
标签:

敦煌彩塑

唐代雕塑

博物馆

地震

奥运

赤壁

火炬

绿丝带

分类: 博物馆之旅-从文物感觉文化

61-敦煌彩塑菩萨立像

 

敦煌盛唐彩塑、南禅寺中唐彩塑天王像

 

敦煌盛唐彩塑、南禅寺中唐彩塑天王像

 

在敦煌的众多石窟中,唐代遗迹几乎占了半数,而且造像艺术也最为精美。这里看到的是194窟西龛内南侧塑于盛唐期间的菩萨,高143厘米,她身着绚丽的袒领上衣,腰带轻束,长裙露脚,柔软的披巾垂于身前,衣料之上的团花和草纹,饱满、卷曲,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同时显露出盛唐纺织品的高超水平。菩萨面部素洁净艳、闲逸恬静、颈间的肌肤因肥硕而现出层层圈线。娇美窈窕的身姿,静谧恬适的神情,雍容华贵的风度,使其成为非一般菩萨像所能比拟的最具盛唐女子特征的佛教造像。

 

敦煌盛唐彩塑、南禅寺中唐彩塑天王像

上博雕塑馆

 

菩萨面呈满月型,丰润秀美,表情安祥。细腰,着长裙,褶襞刻划自然流畅,富有动感。优美的"胡跪"姿势,使形象更显生动。整个作品以汉白石圆雕而成,石质的细腻滋润,加上精练娴熟的刀法,使之成为盛唐菩萨像的创作典范。

在上博雕塑馆见到的我认为最美的雕像,在柔和的灯光映照下,有点眼晕,单看照片感受不到。

 

62-敦煌彩塑迦叶像
  

敦煌盛唐彩塑、南禅寺中唐彩塑天王像

 

雕塑中的迦叶像在北周时开始出现,以后在面相和体态上不断地发展和变化,渐渐由典型的梵僧形象而趋于北魏西夏的粗犷、南朝文人的清秀,至唐代已成为颇具个性但世俗气息很浓的中原文人形象了。在神情刻划上也更加丰富多采、生动传神。由此可以看出唐代雕塑的艺术风格,正是在前代不断演进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这尊迦叶像。高172厘米,位于敦煌第
45窟,作者通过对人物外部特征的塑造,对其内在的精神面貌进行了深入地刻画。迦叶那深邃的双目,紧锁的双眉和笔直的鼻子,特别是见棱见角的嘴在高高的颧骨及结实的两腮衬托下,表现出他特有的坚毅性格。那宽大的额头显示了他的博学,几道皱纹则记载下他所经历的坎坷与磨难。在他讲话停顿的一瞬间,抿住嘴唇,嘴角稍稍向上,流露出自信、肯定的神情,这样使得迦叶的苦行有德、老成持重的典型特征被描绘得更加充分。

 

敦煌盛唐彩塑、南禅寺中唐彩塑天王像

上博雕塑馆

 

这尊木雕迦叶像虽然由于经历了千年沧桑而出现了开裂剥落的迹象,却更显出了木雕艺术特有的质朴美,它那宽广的前额,紧皱的眉宇,慈善的目光,含笑的嘴角,俨然一位饱经风霜的高僧形貌。

 

63-敦煌彩塑阿难像

敦煌盛唐彩塑、南禅寺中唐彩塑天王像

 

敦煌盛唐彩塑、南禅寺中唐彩塑天王像

 

 

阿难像,在莫高窟中共保存了五十余身,大都塑成一个学者身分的青年人。天庭饱满,慈眉善目,并略带腼腆、羞涩然而又博学、多闻、善思,其形体匀称、动态自然的身姿再配上眉清目秀、细腻丰满的面庞,几乎成了阿难的典型形象。可贵的是,雕塑匠师并没有满足一种模式,而是不断追求神情的特征和雕塑手法的独立性,因而各时期的阿难像同中有异,各具特色。
   

这身阿难像是敦煌第45窟中与前述迦叶相对而站的造像。他立于西龛南侧,高176厘米,只见他意态闲适、举止潇洒,重心立于左脚之上,腹部自然前倾,双手随意地搭在腹前,其悠然自得的样子恰好与对面迦叶那老成持重、严肃认真的态度强烈对比,愈发显示出他聪颖多才的气质。加之花团锦簇、色彩鲜艳的衣饰衬托,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可以看出,对人物个性的深入描写是唐代雕塑匠师的刻意追求,这尊造像标志着盛唐时期佛教造像更臻成熟。


 

敦煌盛唐彩塑、南禅寺中唐彩塑天王像

 

64-五台山 彩塑天王像局部

 

敦煌盛唐彩塑、南禅寺中唐彩塑天王像

 

我们在图片上见到的仅是一个局部,一个身高280厘米的天王像的上半身,他巍峨屹立在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内右侧,始终忠诚地守护着佛的尊严。

在这些保留了中唐风格的造像中,这尊天王被塑造得别具神采,他全副铠甲,遍体金饰,右脚向侧前方伸去,使重心落在左脚上,腹部微微前倾,双肩又略向后展,一副雄健英武之姿。他全神贯注地盯视前方,防范之心丝毫没有松懈。面部五官的塑造在正常比例形态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大胆的夸张,强调了异乎常人的威武。鼻梁之上因皱眉而涌起一个曲折的肉棱,眼睛圆睁,眼神凛然,眼球露出大量的眼白,透出一股慑人的目光。加上紧张的鼻翼与紧闭的双唇,更显示出天王神态上一种隐含的威严。
   

作者无论是对天王躯体的塑造还是对甲胄服饰的刻画,都注重了体积的处理,哪怕是一个甲片,也要具有一定厚度,用强烈的体积来表现天王雄浑威壮的金刚之躯及不可抗拒的力量,使塑像保持了整体气势。形体巨大而不臃肿,刻画虽具体而不显琐碎,体现出唐代雕塑匠师高深的艺术造诣。

 

以上文字及黑白图片选自《华夏五千年不能不知道丛书-雕塑集-王家斌》 

感谢敦煌研究院 中国教育曙光网古代雕塑、上博等单位提供照片!

 

 

 

 

三位一体的莫高窟艺术(二) - 敦煌研究院 http://t.cn/zO1wxaF 二、莫高窟的壁画

  • 敦煌盛唐彩塑、南禅寺中唐彩塑天王像

 

三位一体的莫高窟艺术(一) - 敦煌研究院 http://t.cn/zWRxe0R

关于2012年开放洞窟的通知 - 敦煌研究院 http://t.cn/zWvEphW

  • 敦煌盛唐彩塑、南禅寺中唐彩塑天王像

敦煌莫高窟参观须知 - 敦煌研究院 http://t.cn/zWRML9B

  • 敦煌盛唐彩塑、南禅寺中唐彩塑天王像

莫高窟第401窟 隋代(581~618) - 敦煌研究院 http://t.cn/zWRIppH

  • 敦煌盛唐彩塑、南禅寺中唐彩塑天王像

莫高窟第12窟 晚唐(848~906年) - 敦煌研究院 http://t.cn/zWRVdf2

  • 敦煌盛唐彩塑、南禅寺中唐彩塑天王像

莫高窟第275窟北凉 - 敦煌研究院 http://t.cn/zWRPBii

 

  • 敦煌盛唐彩塑、南禅寺中唐彩塑天王像

莫高窟第220窟初唐 - 敦煌研究院 http://t.cn/zWRP337

  • 敦煌盛唐彩塑、南禅寺中唐彩塑天王像

莫高窟第45窟(盛唐705―780) - 敦煌研究院 http://t.cn/zOtqNBD

  • 敦煌盛唐彩塑、南禅寺中唐彩塑天王像

莫高窟第419窟隋 - 敦煌研究院 http://t.cn/zWRvPNT

  • 敦煌盛唐彩塑、南禅寺中唐彩塑天王像

14-辽-清代雕塑

13-宋代雕塑-完整版

11-唐代雕塑-2

10-唐代雕塑-1-昭陵六骏

6-西魏-隋雕塑-完整版

3-战国-秦雕塑-完整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