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暖阳下的现龙桥

标签:
宜兴古桥石拱桥现龙桥新庄冬春两拍佳能原创 |
分类: 古桥 |
▲P1
暖风。古桥。农家。
菜花明黄桃绯红,蓝天澄碧春水漾。
整个四月都在奔波着,很多拍过的老桥,但凡逮到机会,有一点点空余时间,就会赶过去重拍几张。
现龙桥也是。
这样的蓝天在江南也是很珍贵的,带着暮春的暧昧气息,明晃晃坦荡荡。
▲P3
官方资料:
现龙桥,位于宜兴市新庄街道办事处东岸村,2003年3月19日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控制单位。
桥通长15米,中宽2.66米,净跨5.5米,矢高3.2米。
西坡长6.4米,下堍宽3.25米;东坡长7.3米,下堍宽3米,东西各有台阶18级。
俺做的边框上把现龙桥写成了“见龙桥”,是因为权威的宜兴档案信息网上是“见”而不是“现”。
文言中“见”“现”通假,也就不高兴再改了。
宜兴古桥绝大部分的桥名都是依托村名镇名而来,而现龙桥的桥名却显然是有故事的,
此地是新庄东岸村,东去几十里地便是浩淼的太湖,传说旧时太湖曾有蛟龙遨游至此,故名现龙桥。
除此外,宜兴带龙的古桥还有镇龙桥、金龙桥、青龙桥、步龙桥等。
民间对这臆造神兽的喜爱由此可见一斑。
再普通不过的江南水乡小景,所谓小桥流水人家。
在拍摄的时候却要忍受脚底龌龊的垃圾以及酽酽河水中传来的隐隐异味。
感觉明媚光线下的石拱桥少了一分韵味,
犹如月下看美人,老桥,总还是微雨燕双飞的日子更有韵致的。
桥身一律是泛白的规整的青石,桀骜生长的小草。
石阶上的小草蛰伏了一个冬季也迫不及待滴透出来,
最常见的向心螺旋水纹状圆形龙门石。异常精美与完好,几乎没有磨损。▲P10
站在西侧河埠上,可见桥面下方的龙门石——八卦纹滴,简洁清晰。
▲P11
明媚的春日,蓝和黄是最美的对比了吧!
黄花,不能割舍的黄!
左:5P的竖幅。桥西南。
右:桥洞里望去,今年江南大旱,一般是很少见桥洞拱券下础石的。
嫩黄新绿。春水微澜。
寂静的午后,村庄连空气都漫漶着慵懒的气息。
范成大那首醉人的《眼儿媚》就是在这样的境况里吟出的吧——
酣酣日脚紫烟浮,妍暖破轻裘。困人天色,醉人花气,午梦扶头。
▲P15
几乎所有老桥边都会有的水泥船,只不过在春天多了一份安静温柔。
▲P16
农家老屋后的银杏,斜阳中透明的新绿。
两个放学归来的妞妞,粉红色的上衣粉红色的笑靥。
眼前的场景一下子把我拉回童年。
在一个叫和桥的小镇,也是这样的童花头,也是这样的石拱桥,也是这样无忧的年纪。
只是我走过的石拱桥早已被某任大刀阔斧搞建设的领导拆除“童花头”也已变成半老徐娘了
小伙子反而不够大方,瞧这窃窃的眼神!阿姨不是人贩子,阿姨可是好银哦!▲P20
这样放慢速度的滚动对于乡民或许有些不便,但对于老桥便是大大的福祉了。
▲P21
东岸村靠近新庄镇,有很多外地民工租住着,大都来自四川安徽。
这两位都是丈夫在打工,自己则在家中照料孩子忙活家务,
从怡然的表情可以看出她们已经完全融入这里,把宜兴当成自己的故乡了。
这个民工宝宝两次去都遇上了,这是四月的。
傻傻憨憨笑。说阿姨你怎么又来了。
去年年底的,只五个月时间,好像小很多的样子,第一次见我,很好奇!
以下黑白几张的都是10年12月的片子。
拍了几张居然大哭起来!第一次碰见这种状况,递了块巧克力也没止住,
真不好意思啊,阿姨不是故意惹你滴
东岸村上滴阿婆。
12月的白菜,自秋到冬,农村一直可见晒白菜滴。▲P30
冬季滴,黑白滴舟自横。虽是水泥船,也有一点点小意境哦。▲P31
夜阑人静,眼皮打架。文字不修改啦。
给自己立的一周一更新的规矩终于被五月私事公事的繁杂打破,
十多天了,没时间整理片子没时间码文字没时间去朋友园子甚至没时间QQ
好在五月已过半,很多事情都过了最难搞的阶段,接近收尾和收获,阿门!
本集就这样了!浪博,俺终于回来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