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野春华周洛桥

标签:
宜兴古桥周洛桥石梁桥杨桥北菜花闸口王家塘村佳能原创 |
分类: 古桥 |
PART 1
那桥
相较石拱桥而言,平板的石梁桥更为大气素朴。
尤其像这样的单孔石梁桥。
似乎就是从这块土地这汪河流中生出来的,坐落在乡野的隐秘处,敦厚稳重、与世无争……
如同一位真正的隐者,百余年寂寞守望着无涯的时空。
首拍:2010年12月26日下午四时左右
二拍:2011年4月16日下午三点左右
▲P2
绝大部分时候,周末外拍到四点多俺就要回家做晚饭咧,
所以在我的片子里很少看见黄昏的风光,大部分片子光线都太硬

冬天,夕阳西下要早些,眼前的衰草斜阳感觉正好。
“周洛桥”——宜兴110座受保护的老桥里唯一一座本家桥,呵呵!
芦苇茂茂滴哗哗滴——披荆斩棘拍得一张!
▲P3
桥东南。
早知春天要再来此桥,咱就不用那么麻烦手拔脚踩去拍上图了,
过冬时,村民把芦苇(俺们这里叫芦柴)都采集回家当柴火了——所谓干柴烈火,好烧滴很!
新长出来的苇丛嫩嫩绿绿,小草一般!
▲P4
官方资料:
周洛桥,位于闸口杨桥北,南埝王家塘村南,
宜兴市和桥镇福巷桥村缪墅村与万石镇贝墅村之间的小河上,
2003年3月19日,由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控制单位。
周洛桥,建于清代,单孔石梁桥,南北向,为花岗石、青石混砌。桥通长15.5米,中宽1.6米,净跨4.9米。
西北坡长5.3米,东南坡长5.45米,上堍宽2.35米,下堍宽3.45米,南北各有台阶13级。
龙门石直径0.5米刻有双龙戏珠图案,桥铭石刻有“周洛桥”字样。
▲P5
换上小小白,终于看清了桥铭石“周洛桥”三字。
▲P6
可是资料上写的直径50公分双龙戏珠的龙门石却无处找寻!
春天去时才听村民说早就被人窍走了,所以现在龙门是的位置只是一块水泥板!
杯具啊!

桥北,几十米开外就是新长铁路,一列货车正疾驰而过,
桥南,新修水泥路迢遥滴通往村落。优美的弧线如一条生动的水袖。
▲P7
站在桥上想象双龙戏珠的龙门石是怎样的精美,到底是哪个无良的文物贩子啊!作孽啊!!
在我拍过的近100座老桥里,龙门石、雕花栏板、桥铭石甚至花岗岩条石被盗的情况都有发生。
愤怒归愤怒,想想这一座座散落在各地的古桥的保护还真是个大问题啊……
▲P8
斜阳拉长了我的影子,左侧就是周洛桥。
百余年前的老桥依旧岿然不动,坚实耐用;
而不到二十年的新长铁路却因为官员的贪婪而成为一条钢铁豆腐渣,不能送客只能运货……
▲P9
光圈偏小,没达到预期效果,呵呵!
▲P10
桥西北面。
泛白的桥身隐在枯树苇丛中。
▲P11
春天,同样的角度。
▲P12
云淡。风清。
难得有这样的好天,微微高起的桥身此刻像个小土墩般隐匿到地平线深处。
▲P13
古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身体,无论春夏阴晴,都在按它自身的规律运转着,
它的心率不易察觉,只有仔细谛听才可能感到它的坚实有力,
它的呼吸夹杂着枝叶的腥咸与菜花的馨香,升腾于水面,出没于桥头。

河滩边,一个老树桩上缠满了春天的藤蔓。
桥西南。
油菜花的明度虽然很高,但总想用浓艳来形容它。
不厌其烦的虚实,呵呵!
秋天时青石罅隙里桀骜的枝干春天会长成一颗颗小树。
暮色迅速合拢,桥东北。
四个月后,苇丛不见,原野更加绚烂迢远。
—————————————————————————————————————————————————
PART 2 那景
附近村庄依然有这样端庄典雅的老屋,只是早已人去屋空,寂寥荒落。
清风把夕阳静寂的光辉均匀地涂抹在脚下狗尾巴草上,
似乎只一瞬间,苇丛树干田野便被晕成一片迷人的金黄,
唯天空河水兀自苍蓝、旷远、澄澈! ——
列维坦的画境在眼前无声无息地铺展开来!
秋水长天。白云散淡。
这个季节的这样一面河水,似乎能把你内心的一切污垢都荡涤干净。
斜阳下的轻舞飞扬!
秋天的果子。
春天的花。
蓝色和黄色的交响曲。
迷恋这样的乡村景色。
村里的银杏树初生的嫩叶。喜欢这样的新绿!
河对面的一树雪白吸引着我。
走近拍,至今不知这是啥树(肯定不是梨树)!
左:俩新屋夹缝中的老屋。
右:村里敬老院有意思的门楼,有意思的对联:
一锻炼二锻炼三锻炼炼长寿
八十岁九十岁一百岁岁平安
—————————————————————————————————————————————————
大叔对我说,你们来拍桥是不是要帮我们重修新桥啦,
这桥是要修修了,每年不晓得要摔下去多少人呢!
▲P33
一张张朴素的笑脸!
▲P34
这个大叔告诉我,去年年底邻村的一个小店批发了一农用车的炮仗,
过桥时候不小心翻到河里了,损失惨重啊!
这位阿婆家住的离周洛桥最近,她告诉我:
“去年倒是有人来“考察”过这顶桥的,量了半天尺寸,后来说没有整修的价值了,就走啦!
我们这里是宜兴常州搭界的三不管地方,不晓得啥晨光会来造新桥的,
大小姐你会么,就帮我们反映反映!”
阿婆说的恳切,竟不忍告诉她我仅是个摄客,只能一个劲儿滴说好的好的。
最后再来一张安谧温馨的“乡村捣衣图”。也是离开王家塘村的最后一记快门。
夜深了,文字就不修整检查了,明儿再说吧。
这期就这样了。
王子结婚拉登亡,蔬菜滞销沙尘狂。
幸好,俺还有这些老桥为伴。
呵呵,8错。
前一篇:暮春山乡醉人归
后一篇:暮春·暖阳下的现龙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