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暮春时节蒋店桥

(2010-05-03 08:52:06)
标签:

宜兴

徐舍镇

芳庄

决西村

古桥

分类: 古桥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

蒋店桥,位于宜兴市徐舍镇芳庄镇决西村,建于清代,为二墩三孔石梁桥,南北向,北偏西25度。

桥面为花岗岩质地,其他部分为青石质地,桥上有四个栏柱,柱头饰荷花纹。

桥通常36.26米,中宽2.16米,中孔净跨8米。

北坡长6.5米,下堍宽3.2米,南坡长6。3米,下堍宽3米,龙门石为旋涡纹。

2003年3月被批为宜兴市文物控制单位。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

四月天,连续七八天的春雨恹恹,四周郁积着一片湿苦。

周末,天终于放晴,少有的透彻与澄净。泥泞的田埂已经干结,车辙变幻出好看的肌理。

油汪汪的绿,明朗朗的黄,偶尔还有不知名的鸟儿婉转的歌喉,曳着轻盈的滑音,

当然还有混合着青草麦苗菜花的乡野的香气,一齐沐浴在春风里,感觉说不出的写意。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3

很想在油菜花败前多拍几顶古桥,可最近单位出奇的忙,不知不觉,菜花就木有了!

赶一座是一座呗!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4

走近蒋店桥,我的第一感觉咋是新的多,旧的少?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5

碑很新。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6

台阶很新。

还有一块“前方危桥”的牌子警示着……看着并不“危”呀!

打听后得知:2010年本地镇政府投入一定经费用于8座古桥的整修,蒋店桥是率先被整修滴!

政府开始重视老桥了,这让对老桥情有独钟的莱莱颇感欣慰,

但能不能修旧维旧,让新增添保护性构件不要这么刺眼这么不和谐呢?

修旧维旧——这在皖南一带的古村落维护中是一件必须做到的事情!

偶们能不能也把好事做得彻底些而不是简单地完成任务就OK呢?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7

在网上找了几张危桥时代的片子,稍微处理了一下,虽然“危”,但原滋原味才是我喜欢的味道!

很懊恼为啥去年没有早点来拍掉暮春时节蒋店桥

因为一直在使用,没有被荒废,所以这样的老桥对百姓来说是挺危险的,

所以从这点上还是要感谢文管部门!感谢当地政府滴!虽然窃以为你们做的还不是百分百到位暮春时节蒋店桥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8

不感慨了!上桥吧!

摄友游侠的红衣服在春天的原野中好看滴很!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9

新有新的味道吧,既然已经这样了,咱就只能接受喽!

原桥只要四个栏柱,修葺后桥堍两边各加了两个,安全系数增加很多!

瞅见天空的羽毛云!惊喜惊艳!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0

一忽儿变成直立的凤凰!

激动中,遂横幅竖幅咔嚓了N张,回来看看几乎都一样暮春时节蒋店桥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1

最爱这样的花岗岩石条,仿佛缓缓叙说着陈年的厚重历史!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2

两边突出的厚实的础石。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3

柱头饰荷花纹。北面的两个旧栏柱。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4

拉近。已被摩挲光滑。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5

桥中心的龙门石。最常见的旋涡纹龙门石。

蒋店桥和寒假拍的夏芳桥形制基本一致,但蒋店桥比夏芳桥多了这样一块精致的龙门石!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6

南面的两个旧栏柱。栏柱边为啥会有方形规整的洞,难不成原来还有横着的扶栏,现被损?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7

很清晰的覆莲纹。西南面,青石的。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8

东南面,花岗岩的。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9

北面下桥,也有“前方危桥”的友情提醒!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0

北面回看。窃以为这样还蛮有气势滴!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1

西北面。同行的俩美妞在臭美摆拍。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2

桥上向东看,来时的公路以及新蒋店桥。

典型的江南的水乡泽国。

现任联合国副秘书长的沙祖康,就出生在离这不远的奖墅村。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3

婆婆收青菜归家!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4

大叔喷农药归家!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5

准备回去时,又遇见一婆婆割马兰归家!

能遇见三个本地的乡亲劳动归来并捕捉到,偶已经很满意咧!暮春时节蒋店桥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6

西南面!

摄友激情创作中!

这样的季节,这样的天气,是一定要出来走走的,不知不觉孔夫子的琅琅吟叹会就回响耳边了: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7

老乡们都归家了,偶们也准备归家!再次回望!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8

来时的路,竟有一种别样的美!

同事看见都感叹,我们经常看到的景,在你镜头里咋就这么美呢,这相机还真是好啊!

注意:是相机好,不是人好!暮春时节蒋店桥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9

谁说熟悉的地方没有美景?这个镜头感觉有塞尚的味道!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30

回到公路上,站在车边。来一张剪影式的蒋店桥。

这次和以往不同,绝大多数老桥边都有水泥船,这里没有,只有围网,也蛮好!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31

马路另一面的另一座桥,不是老桥,不去了暮春时节蒋店桥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32

老规矩,给新桥来一张!

看到下面用石头压着的钱纸吗?是偶们这里的农村的民俗——

清明祭拜先人,必须在附近的桥头压上一串钱纸以慰在天之灵。所以近期拍的几顶老桥都会无意中记录到这样的细节……

本期完。

另:

莱莱把这些片子转到本地的阳羡论坛后,一位网名叫“神农”的朋友提供了以下一段文字:

    莱莱先生如有兴趣,不妨为此桥“正名”。据我所知,桥是根据村名而来的,而这个村原来正宗的名字叫“爵坫”,六十年代前,五十年代都是这样称谓的,因为村比较大,那时分为两个大队,叫爵东爵西。文化大革命开始,不知那个没文化的为了贪图方便,就将“爵坫”改称为“决东”“决西”了。因为村中蒋姓属于大姓之一,所以“爵坫”在人们的口头是也称为“蒋坫”“坫”是卖酒的土垛子,而这爵听说与函(形似)亭侯蒋澄有关。人们口头上把该村叫做“蒋坫村”,而现在把“坫”写成“店”是音同而误。现在竖在桥头的碑文的第一句说,蒋店桥位于徐舍镇芳庄决西村,这也是有问题的。既说是徐舍镇,这中间夹个“芳庄”又是什么意思,“决西”的“决”也是十足的不负责的写法。还有一个问题是,当初这个村分为“爵东”、“爵西”是以村中的一条土路为界的,路东为爵东,路西为爵西,而桥就在这条路上,据我所知,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人说过这桥是在爵西地面上还是在爵东的地面上,两边都是搭界的。从以上这些方面综合来看,立碑的人和单位似缺少点什么。以上这些情况,也许村中老一辈的人还有些记忆,那时有个小学老师叫张醉楼,就曾经常讲起这些,不知老先生现在还健在否?不写了,提供莱莱先生参与吧!

十分感动也感谢这位神农先生!

—————————————————————————————————————————————————

闲言碎语:

    还几天没来博客了,假期前几天工作忙,1号2号则是想赶在菜花消失前多搞定几顶老桥,结果5月1号在同事阿汤家人的大力协助下从早到晚拍了黄干太平桥、姚溪桥、镇龙桥、大虞桥和桐梓桥五座,昨天又由哥嫂陪同完成武昌桥、青龙桥两座,期间还意外拍到两个老茶馆和一个碾米人,感觉这个假期还是蛮充实滴。只是荒了十天博客,也没有到朋友家的园子里去观赏,容下周一一补过吧!

    今天为止,共完成48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