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碎片 |
有人说,城市的一面湖水是城之眼。如杭州之西湖,昆明之翠湖,武昌之东湖,南京之莫愁、玄武……它们历经着千百年的变迁,洗去了城的喧嚣与浮躁,成为现代城市人的精神寄托。
由此想到一直身处的校园,亲历的一面面湖水。
中学时是在悲鸿大师任教过的学校——和桥中学度过的,学校已有百年历史了。学子们踏着青砖路,在梧桐树荫下,穿过一个幽暗的回廊,眼前便会出现一片左手是湖,右手是山的盎然景致。诚然湖只是百余平方的水面,山也不过是个十来米的小土丘。但这对学生时代的我们来说已经足够了!这汪绿色时常被我们作为体育课大汗淋漓后的大脸盆;几个发小谈天说地的club;伙伴们们围着追打嬉闹的游乐场;甚至生气时拿着小石子狠狠掷向的出气筒。湖边的小石墩、三棵桂花树、有着奇异瓶瓶罐罐的化学实验室、充满着陈腐味的图书馆……都构成了少年时缤纷绚丽的画面。
而今任教的校园中亦有一泓碧水,这着实让我欣喜了一阵。学校依龙背山而建,这水原本是山麓的一潭,湖是四边形的西面是教学楼,东面是一片茂林修竹,四面的路距湖面有几米到十几米不同的距离。据说曾有老师在这湖里钓到过几斤的野龟、乌鱼等等,一时成为校园新闻,这让湖有了一种浑然天成的野趣。春天,水面澄净透明,水边经常倒影出一些挖马兰和野葱的女人的身影;夏天的湖水是绿色的,野草疯长;秋天湖水印着天光,呈现出一年里最好的颜色,成片的芦苇在湖边轻舞飞扬;冬季的清晨,湖面偶尔会氤氲出一层雾气,宛若静谧的仙境。早晚,朝霞晚霞会在湖面上折射出斑斓的波光,湖边的小路便成为师生们散步休闲的天堂,触目苍苍翠微,围着波平如镜的水面走上几圈,教与学的劳顿都会烟消云散。
校园的湖水是校园的眼睛,它倾听着学子们成长的快乐与烦恼,亲历着校园的昨天、今天与明天,校园因湖水更显灵动与丰富,湖水亦因身在校园而更为安详与温润。
校园的一面湖水。令我平静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