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阿凡达》,败也《阿凡达》
看了第一财经频道有关中国电影现状讨论的专题节目,我个人很有些感触。今年的国内电影市场,因为一部来自海外的超级猛片《阿凡达》,而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此片的票房已经超过12亿元人民币,并继续向更高的票房数字进发。由于它的存在而拉高了1月和2月份全国整体票房收入,尽管其它的国产片也贡献了部分票房。可两者间相比较,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出,《阿凡达》对过去两月中国影市票房的支持程度有多大。
现在有专家学者认为,在去年(2009年)取得62亿总体票房的基础上,今年(2010年)按照目前的形势,全年票房有可能达到100亿。单看数据似乎很振奋人心。但是,表面的市场繁荣却隐藏着深刻的危机。影市有了《阿凡达》,国内票房节节升高,只是这部片子是十年一遇的顶级影片,不会每年都有。今年有了它,那明年呢?那后年呢?电影市场靠一部影片就撑起票房的半壁江山,这种现象实际上是非常不正常。如果没有《阿凡达》或者国内不上映的话,还会有年初头两个月漂亮的票房数据吗?更何况这是一部非国产片。中国电影界人士,尤其是电影公司、发行方和影院经营者要认真思考国内电影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具体发展内容,盲目乐观与极端自卑都不利于中国电影产业化及其市场成熟化的进步。
说一句不太合适的话,对于国内影市而言:成也《阿凡达》,败也《阿凡达》。它所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其产生的效果,开阔了中国观众的眼界,提升了观影水准。我相信看了《阿凡达》后,国内电影观众的欣赏口味会变得更挑剔,对中外影片质量的要求也更高了。同时,它的高票房也增加了国内发行方和影院的收益,刺激和促进了中国影院放映设备的更新改造,原本只有300块3D银幕,现在达到900多块就是一个力证。反之,观众对电影质量的高要求,将会令国内电影制作者面临题材选择、拍摄技术和资金投资的各种压力。普通的一般的题材内容,平庸的特技拍摄水平都很难被观众认可和接受,不能吸引他们购票入场,自然会使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三者的经济效益出现问题。
据电影相关人士介绍,去年底至今年初近三个月上映的国产片,大部分是亏损赔钱,连某些票房看似不错的影片也不能幸免。真正能靠票房赚钱的没有几部。看来红红火火的票房数字,掩盖不了大多数国产片只是攒了吆喝却砸了买卖的事实,这其中痛苦的滋味,电影投资方应该心里有数。照这个形势,我很担心明年的票房,少了《阿凡达》这样的巨无霸,而国产片又接不上这口气,引进片又缺乏《阿凡达》的票房气势。我想,2011年(明年)的总票房会不会大幅度回落,甚至出现悲剧性的票房结局?就算每年都有很多影院建成投入使用,就算每年银幕总量不断增加,就算每年增加影片上映数量。我个人认为,要是没有好看的电影进入市场,不能保证高质量片源的供应,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即便是直线上升,也会直线下降。凡是有过登山经历的清楚:上山困难,下山容易。要提高票房收入,关键还是中国电影人多拍些优质的国产片。否则,好不容易有点进步的电影市场,都要被打回原形。
姗姗来迟的花栗鼠们 见证奇迹的时刻—看申雪赵宏博冬奥夺冠有感
晒晒日文版的电影纪念手册(四)
做命运的主人
童年时光—过年
晒晒日文版的电影纪念手册(三)
中国足球的春天来了吗? 孝敬父母是儿女们的本分
电影的魅力 童年时光—姑苏行
冬日望海
童年时光——黑夜的恐惧
我们需要斗争的勇气
畅游五龙潭风景区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应追究其监护人的责任 暴力执法与无证设摊的矛盾
北京球迷为国安队加油理所当然 忘记了今天是7月7日
中国电影需要怎样的保护?
想起了我那时的儿童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