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千万人民币真能拍出《阿凡达》吗?

(2010-01-14 15:06:32)
标签:

阿凡达

美影厂

投资

人民币

创意

想象力

加工

动画片

制作

拍摄

成本

导演

分类: 文化艺术

6千万人民币真能拍出《阿凡达》吗?

      科幻大片《阿凡达》在国内热映,除了引起中国观众极大的兴趣以外,也吸引了不少中国电影专业人士的关注。在众多的感想、叹息和震惊中,近日上海美影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一位4D技术专家李学均老师的一句话,着实令众人深感意外,他说:“国内只需要花6000万人民币就可以做出《阿凡达》的效果。”真是语惊四座,是不是李老师过于轻狂,还是盲目自信。对于他的观点,嘲笑、咒骂和反对的居多,鼓励、理解和支持的实在是少之又少。

      就我个人而言,听闻李老师的话,先是惊喜和欣慰,继而却陷入沉思和迷茫。若是他所言据实,那对中国的电影制作者来说,无疑是件天大的喜讯。我倒是希望他说的都是事实,只是想想人家卡梅隆导演花费十几年的时间,前后投了5亿美元才整出的《阿凡达》,难道在李老师的眼里,却只要区区6千万人民币(连美金都不是)就能搞出来,说这样的话,自然无法令人信服。

      李老师应该是这方面的技术专家,理应不会轻易对外发表如此的言论,那他的依据又是什么呢?我没有相关的知识和可比数据,只是通过中美两国的经济环境对比,以及目前国内电影制作的现状,肤浅的分析一下。我认为,李老师所说的6千万,可能是指单纯用3D技术拍摄影片的费用,也就是说,它仅仅是利用这个先进技术制作电影的钱。这笔钱应该不包括电影前期的准备资金,不包括各种人事人工支出,也不包括各项后期制作的费用。如果要加上这三样的成本开销,6千万是远远不够的。其实,中国的生产成本是要比美国便宜,这个事实我们不能否认。“made in China”的商品之所以会行销全世界,就是因为它的成本低而质量也不差。同样的道理,也会体现在电影制作上,一部类型片在好莱坞的投资是一亿美金,要是在国内制作也就在三、四千万美金左右。当然,电影的创意、构思、想象力和版权则是另外的问题,我们只是从理论上来看待李老师6千万人民币拍《阿凡达》的主张。

      我记得卡梅隆导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讲过,要是接着拍《阿凡达》第二部、第三部时,也许就不用投资那么多钱。由于很多拍摄技术都在制作第一部《阿凡达》期间趋于成熟和完整,因此摄制续集就能节省不少开支。实际上,导演在正式拍摄前,专门请语言学者和专家,创造了影片中的纳威语,还请其他的专业人士制作了虚构的“潘朵拉星球”上的各种生植物以及其它所有相关的知识。我想,光是这部分钱就会花上很多。在其五亿的投资中,还有部分资金用在3D技术的开发和研制上面。要是纯粹的用现成的3D设备拍摄电影的话,或许真不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至于说是否只要6千万人民币,我无法进行确证。不过,由此似乎也证明李老师的言论并非是谬论,只不过仍然是理论上的话题论证,实际情况究竟如何,我们大家都没法证实。

      一个不容否定的客观事实,最近几年,好莱坞有不少动画片的创作,中国国内承担了相当一部分。尽管没有版权,只能算是来料加工性质,但我相信,就技术操作层面而言,中国是不缺乏这类人才。所掌握的3D技术运用,也是有很有水准,大概这也从另一方面来印证李老师的观点。纯技术利用的成本要大幅度低于美国同类型的制作成本,要是在中国制作动漫不便宜,美国片方也不会选择在中国加工制作。

      然而,在好像是替李老师的论点作出辩解之后,我依然不同意他的观点。因为李老师忽视了一部3D电影最最基础的东西,那就是原创和想象力,一切成功的影片都离不开它们。有资金有技术并不代表能够拍摄出成功的商业电影,高质量的创意才是一部电影的灵魂所在,否则再多的钱,再高超的技术也不可能打造出精品电影。而当下的中国电影人却越来越迷信所谓的大投资和高科技,只学好莱坞的皮毛,却舍弃或是根本不屑一顾人家的精华和成功之处。说穿了,好莱坞的成功经验很简单,就是蓬勃的原创力量和自由的创作环境,没有其它秘诀。中国的电影人若是具备了这两点,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完全能够拍出属于我们自己原创的优秀电影。只是由于当前一些主客观因素,中国的电影制作人士还没有那么好的创作条件,技术上的差距自然可以在短时间赶上和解决,但制度上的缺陷可能要等待很久才会有所改观,某些东西也不是普通的观众和电影人士所能影响和改变。

      制作3D版的电影,不是简单容易的工作,在国内能否只用6千万人民币来拍摄高水平的科幻片,我就当它一种美好的愿望。真诚的希望李老师的观点,在不久的未来能够成为现实,果真如此,那将是中国电影界非常了不起的创举。希望总比绝望好,既然关注和支持国产电影的发展和进步,只用骂是不解决问题,虽然那样做很解气。关键是要给电影人极其管理者们某种压力,哪怕是社会舆论的压力也好,只要能推动中国电影的前进步伐,来自观众和影迷的每一个细微的意见和建议,或多或少会起些作用,不管此种作用是多么的渺小,是多么的微弱。6千万人民币对好莱坞的一般投资可能少了些,可对于国内的导演来说,却不是什么中小投资规模,也算是中国式的大片投资规模了,只要好好的创意,好好的构思,好好的花销(这笔钱),我认为还是会拍出一部让国内观众比较满意的国产影片,只是用它拍中国版的《阿凡达》,我看还是算了吧。

 

         孝敬父母是儿女们的本分            6千万人民币真能拍出《阿凡达》吗?       好莱坞历史上最昏暗的岁月

        电影的魅力                                 阿凡达综合症

        影院里观众的手机铃声令人讨厌         6千万人民币真能拍出《阿凡达》吗?       《好雨时节》的纯情与含蓄

        《青年电影手册》评奖是个大笑话                  想起了我那时的儿童节

       新年新希望                                       童年时光—姑苏行

       《玩具总动员》系列旧貌换新颜                    童年时光——黑夜的恐惧

       我们需要斗争的勇气                               畅游五龙潭风景区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应追究其监护人的责任            暴力执法与无证设摊的矛盾

       北京球迷为国安队加油理所当然                    忘记了今天是7月7日                

        青少年飙车是世界性问题                          《跳出去》跳的我心花怒放!

       冬日望海                                         《我的唐朝兄弟》是一部难得的喜剧佳作!

       国产贺岁大片们,你们有种乎?                   中国的富家子弟没有对父母耍个性的本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