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帝王世纪》记载:“伏羲氏,风姓也。”又《竹书纪年》曰:“太昊伏羲氏,以木德王,为风姓。”伏羲之后,有的相传姓风,称为风氏。有专家认为,伏羲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思考,开始“正姓氏,制嫁娶”,实行男女对偶婚。伏羲自定风姓,其他或以所养动物为姓,或以所种植物为姓,或以居所为姓,或以官职为姓等,于是中华姓氏自此起源。如今,中华姓氏虽3000余众,如溯流而上,皆可追至太昊伏羲。伏羲时期,为制嫁娶,姓与氏有严格区分,以女子为传承中心的宗族皆称姓,以男子为传承中心的宗族则称氏。“氏同姓不同者,婚姻互通;姓同氏不同,婚姻不可通。”远古的先民以姓氏制嫁娶,实现了从愚味向文明的跨越。
问题是伏羲为啥姓风呢?没有谁去解释,伏羲也不可能随意定自己为风姓。既然姓风,那么我们就来思考一下,他为什么要姓风。这需要从“风”字起源说起。今天我们所见“风”的含义都是引申意,与最早的“风”已发生很大变化,内涵更丰富了。最原始的“风”,从构词讲是象形字,可作两解,一指母体体后生殖器,另一指男女体后之交配。无论是那种解释,都指生命之源,万物根本,体现了先民对生殖的崇拜。作为部族领袖,一定把自己看成是世界的主宰,即使后来者,也会把他看成是祖先的开始。我们上古传说,伏羲时代遭遇洪水,人类灭绝,伏羲与妹妹女娲结合,传下华夏后代,以他为风姓,也有姓氏开始的意识。
“风”为什么后来又变成了自然界的“风”了呢?在我们祖先眼里,气是生命之源,人没有气即为死亡。自然界也是这样,世间有阴阳,万物孕于阴阳和五行,阴阳媾和而生万物。金木水火土是自然界的存在形式,如人之血肉,而风是自然之气,有风自然界才有生气,才谓之“活”,有风生物才能生存繁衍,因此把这种决定自然生存的东西叫作风,意思是自然界鲜活的根本,大千世界的存在本原,如生命之源。
有成语叫“风牛马不相及”,如《左传·僖公四年》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如果用今天意思无论如何都解释不清,如用风的原意解释就再清晰不过了,意思是牛与马交配是不能够达到的,这是用最浅显的道理告诉人们,有些事物彼此是毫不相干的。
不经过本人同意,任何人不得转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