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重读杜甫的诗句,看窗外花开花落、鸟鸣鸟飞,忽然想起故乡的桃树和许多往事来。
我与桃树是有缘的。听母亲说,在我出世的当天,一院子桃花竟突然绽放,花开如蝶,娇艳异常,吸引了许多人前往观赏。爷爷说,这是好兆头,预示着孩子的未来充满希望。那年,桃子结得特别多。
收桃子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桌边,一边品尝香甜的果实,一边闲叙旧事和趣闻,其乐融融。然而,谁曾想到这竟是他们最后的团聚,永远地留在了长辈们的记忆里。
在我出生的第二年,奶奶因病去世。不久,父亲患了肝炎(那时,肝炎几乎是无法救治的绝症)。第三年,父亲病情稍有好转,却又在无休止的群众运动中精神分裂了。正当一家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一向勤劳的爷爷在那年冬天去逝。第四年的秋天,我们举家外迁,离开了那个不幸的地方。而此时,满院黄叶,桃树都因干旱无雨枯死了。
时光过得真快,一晃就是三十多年,当年聚在我家吃桃的人大多已经作古,但我依然会时时想起他们,想起许多辛酸的往事和在过往岁月中许多亲人的欢笑,它们像朵朵桃花绽放在我的心树上,并常常在多雨的时节,飘落于每一个宁静的日子。
多少年来,总有一个想法,就是抽时间再回当年的老屋看一看。
今年三月,我因公回故乡办事,终于有机会到我出生地探望。
房子还是老房子,却早已破落不堪,院子还在,院墙却成了断壁残垣。院子里住着一位老奶奶,皓发如雪,已至风烛残年。
老人为我搬来了凳子,但我没有坐,而是学着儿时的模样蹲在墙边的石板上。太阳暖暖地照在脸上,我觉得自己仿佛又回到了童年。
老人告诉我,她有两个孩子。儿子在三年前的交通事故中去世,女儿家在百里之外,这院子平时很少有人光顾。“早先他们来吃桃,后来我送,再后来送也没地方送了……”老人的话语有些低沉,我能够理解那份伤痛和惆怅。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提起桃,我这才发现水井边上有一棵桃树,是从原来的树根生出的,虽然细矮,却开出了一树的桃花。老人说,你是贵人,这桃花年年都是零星地开,今年却格外的多,昨天还没开,今天竟全开了。听老人这么一说,我忽然想起今天是我的生日,不禁有些诧异。或许树也有灵,因见我来,喜不自胜,尽情开放;或许是仙逝的爷爷、奶奶、伯父、姑姑们闻听我来,争相来看,催着这桃花开了。想到此,我忍不住站起身,走到那棵桃树下。此时,微风轻轻吹起,片片桃花飘落了我一头一身。看着那粉红的花瓣,泪水挂满了两腮。
告别的时候,老人送我到庄外,挥手之间,心中有说不出的滋味。回首那破落的庭院,那株桃树正随风摇曳,仿佛在向旧主人告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