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有些国家为保持皇族高贵的血统,坚持皇族内通婚,王子娶自己的妹妹也是常有的事,公主做了皇后也属正常。还有一些地区,历史上多国并存,国与国之间皇族相互通婚,一则为了和平,二是求个门当户对,公主做皇后的可能性也比较大。但在长期“大一统”且重伦理的中国,公主做皇后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遇上王朝更迭或多国割据。前者可能性较小,因为灭了人家国家,还心安理得地霸占人家的女儿,这风险太大,纵然皇帝糊涂,臣子当懂历史,后羿的教训他们不能不吸取。后者的情况也只限于三国、南北朝、宋辽金时代。
三国时期,相互仇怨,打得你死我活,皇族通婚是不可能的,只有孙权听信周瑜的计谋,耍了个小聪明,结果玩的水平不高,楞将如花似玉的妹妹孙尚香送给了“年过半百”的糟老头子刘备,没享几天福不说,最后还因为一时糊涂,中了哥哥的道,回到东吴,以致“常望江兴叹,郁郁而终”。孙尚香不能算是做了皇后的公主,因为当时孙权和刘备都还没称帝,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公主皇后了。
第一位正儿八经做了皇后的公主是十六国前赵国君刘曜之女安定公主。咸和三年(328年)后赵石虎率兵4万自轵关(今河南济源西北)西上蒲阪(今山西永济县),刘曜自将精锐驰救蒲阪,两军战于高侯(今山西闻喜县境)。石虎大败,陈尸
200余里,南奔朝歌(今河南淇县)。刘曜自大阳(今山西平陆西南),乘胜进军石生于金墉(今河南洛阳以来),决千金(土曷)(在今河南洛阳以北)以灌城,洛阳为之震动。同年11月,石勒发兵三路进攻刘曜,12月石勒集后赵诸军集结于成皋,不见刘曜设防,军队迅速开至洛河。刘曜忙陈兵洛西,石勒遂命石虎引兵自洛阳城北而西攻刘曜中军,命石堪率兵自城西而北进攻刘曜前锋,石勒自出洛阳阊阖门,夹击刘曜,前赵军队大溃。刘曜败退时不小心马陷石渠坠于冰上,身上受伤10多处,被石堪生俘。石勒让刘曜给他儿子刘熙,令刘熙投降。刘曜却在信中让儿子刘熙“与大臣匡维社稷,勿以吾易意也。”石勒恼羞成怒,随即杀了刘曜。刘曜败后,关中大乱,一发而不可收,刘熙逃奔上邽(今甘肃天水市),留守长安的前赵将军蒋英投降后赵,成和四年(
329年)9月,石虎率兵攻克上邽,前赵亡。国家一亡,女人自然为羔羊,任人摆布。安定公主天生丽质,貌美如花,石虎贪恋其美色,纳她为昭仪,生子石世。建武十四年(348年)石世被立为太子。半年后,石虎立下遗嘱,让石斌、石遵、张豺三人辅佐石世。刘氏深知石斌没有当上太子,非常痛恨他们母子,于是和张豺密谋杀死了石斌。石虎死时,石遵正在河内。后经石闵等人鼓动,宣布起兵,讨伐刘太后和张豺。石遵大军到来,守城军官纷纷迎接,石遵随即杀了张豺,废黜石世,宣布即位。不久,刘氏、石世被石遵杀害。
第二位做了皇后的公主是东晋恭帝司马德文之女司马茂英,生于393年,母亲是褚灵媛,被封为海盐公主。当时破落士族出生因功被封为宋王的刘裕,为了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张罗儿子刘义符娶了她。公元420年,刘裕篡晋,封刘义符为太子,司马茂英为太子妃。423年,刘义符即位,封司马茂英为皇后,但是刘义符即位才两年,便被杀害。皇帝没了,皇后自然也就做不成了,随即被降为营阳王妃,后改称为南丰王太妃。439年过世,年四十七岁。
第三位做了皇后的公主是北齐神武帝高欢的第二个女儿太原长公主,母亲是神武明皇后娄昭君。据《北史 列传第一》记载:孝静皇后高氏,齐神武之第二女也。天平四年,诏娉以为皇后,神武前后固辞,帝不许。兴和初,诏司徒孙腾、司空襄城王昶等奉诏致礼,以后驾迎于晋阳之丞相第。五月,立为皇后,大赦。齐受禅,降为中山王妃。后降于尚书左仆射杨遵彦。就是说到最后嫁给尚书左仆射杨愔。作为亡国公主,能保全尊严就不错了,而太原长公主却能继续荣华富贵,并成为皇后,实在不易,尽管后来从皇后到王妃,最终改嫁作了尚书左仆射夫人,但毕竟得以善终了。
第四位做了皇后的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妹妹武威公主,嫁给北哀凉王沮渠牧犍,公元437年被立为皇后。不想这沮渠牧犍不是东西,妻妾成群也就算了,竟然与其嫂子李氏勾搭成奸。武威公主实在忍受不了这份屈辱和冷落,就将沮渠牧犍骂了个狗血喷头,谁知适得其反,丈夫与李氏打得更加火热。为了怕报复,李氏决定先害死皇后,她采用了惯用的谋杀方式,将毒药放进武威公主的饭中。也许是药假或是剂量不够的缘故,吃后只是呕吐,并无大碍。消息不知怎么传到平城(今山西大同),拓跋焘听说后,立即命令沮渠牧犍交出李氏。沮渠牧犍不但不给,还把她送到酒泉。拓跋焘知道后勃然大怒,决定替女儿收拾这对“奸夫淫妇”,于是给沮渠牧犍列了12条罪状,出兵北凉。公元439年8月,北魏大军包围了谷臧,沮渠牧犍出城投降作了亡国之君。但他毕竟是自己的女婿,除了干了件“偷鸡摸狗”的事儿外,其他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所以也就没杀他。公元447年,有人告发沮渠牧犍父子曾毒死数以百计的无辜者,并在其家找到了所藏毒药。拓跋焘一气之下将其赐死。沮渠牧犍死后,威武公主和女儿相依为命。十分孤独。拓跋焘见之产生怜悯之情,亲自出面,将她嫁给了左将军、南郡公李盖。
第五位做了皇后的是金国卫绍王的第四个女儿岐国公主,母亲是钦圣夫人袁氏。贞佑三年(1215年),蒙古军包围中都,金宣宗与大臣商议决定与蒙古和亲,成吉思汗接受了这个请求,便派使者进城挑选新娘。在当时金朝皇帝还没出嫁的女儿中,岐国公主最为秀慧,于是就被选嫁蒙古。出嫁时,非常排场,陪嫁有护驾大将十人、军队百人、童男童女五百人、采绣之衣三千套、御马三千匹,另有不少金银珠宝,公主母亲钦圣夫人袁氏也一同随行到蒙古。队伍到达时,蒙古人非常高兴,尊称她为“公主皇后”。成吉思汗也因为她是高贵的公主,对她格外厚待,并且在洹水西边为她建筑了专属的斡儿朵。岐国公主没有生育,享寿颇高。当阿里不哥在和林即位时(1259年—1264年),公主尚在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