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庭中的教育之道(一)--教育,一定要父母观点一致吗?

(2011-08-01 09:57:41)
标签:

亲子关系

夫妻关系

育儿观点

不一样

育儿

分类: 日常感悟

      暑假了,生活进入一种悠长的吐气阶段,积累很久的思绪开始化作书写的欲望。这个假期,就来和大家分享家庭教育中的一些迷思,我们一起看一起聊一起探索。

 

     第一个题目我想到的,就是在我日常工作中被问到最多的问题。“爸爸总是不管孩子,我让他陪孩子玩,一眨眼他就去玩电脑了”“爸爸对孩子太严厉,说话总是用训斥的口吻”“爸爸不愿意来参加我们的沙龙活动,没办法”......所有这些陈述之后,都会伴随妈妈们的一声叹息和一句问话“怎么办”。

 

     是啊,婚姻让两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成为最亲密的人,而孩子则在这份亲密上增添了血缘连接。尤其是接触了我们这个教育的妈妈们,恍若眼前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窗户。“爱”“连接”“沟通”“成长”“尊重”“修行”......这些新东西震撼着妈妈们的心灵,却让爸爸们开始害怕,脑袋都开始大了。妈妈们每天都要拉着爸爸来到这个窗户前看一看,希望最亲密的那个人能和我们一样欣喜。问题就在这个“一样”上开始了。

 

     男人和女人,本来就是存在很多不一样的,生理结构,思维方式,大脑结构,情感表达等等都不一样。男性对自由和自我空间的追求要远远大过女性,男性希望家是个安稳和谐的地方,于是妈妈一句“你要成长啊,你看看你这样怎么行,你怎么教育孩子呢”让爸爸们心烦意乱。爸爸们希望改变是由他们自己决定的事情,而不是被妈妈强迫和控制。在这么多的不一样面前,妈妈却要爸爸变得和自己一样,结果必定是失败的。谁都不喜欢成为和另外一个人完全一样的人,否则上天何必要你来到这个世界呢?

 

     家庭中,夫妻二人看法不同是正常现象,如何处理才是最重要的功课。每个人的成长背景不同,性格不同,必定是独特的个体。育儿之路漫漫,刚刚翻过一座山,又看到一座山,妈妈们的内心是既甜蜜又艰辛的。我们这个教育的妈妈,希望孩子是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实现意愿的能力,可如果我们无法允许爸爸有自己的想法和行为,这不是很矛盾的事情吗?孩子通过你们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学习爸爸妈妈是如何处理你们之间的不同,如何表达自己,又如何倾听对方。不同并不重要,如何处理这样的不同才是最重要的。何况,有些妈妈对孩子的确有自由过度的问题,家庭中有个爸爸来平衡一下,对孩子未必是坏事。夫妻双方观点高度一致,看上去挺美,孩子却少了弹性和多样性;夫妻双方观点大相径庭,总是争吵不肯让步,会让家庭成为一个战场,孩子成为战争的导火索,孩子站在了不该他站的位置。因此,夫妻双方要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有不同意见的存在,也有共同认可的观点,遇到不同会商量会退让,这样才是最合适的状态。

 

    育儿中,妈妈是主体,这需要家人有一致共识,妈妈要努力成长。端午节时,我看到电视里赛龙舟的比赛,一条漂亮的龙船上,坐着一排划船的人,可他们都听从主舵手的口令,船才朝着一个方向飞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尤其在6岁前,妈妈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孩子吸收妈妈的内在,并内化成他自己的东西。爸爸在和妈妈有不一致意见的时候,要尊重妈妈养育孩子的辛苦,可以保留自己的看法,尤其不能攻击妈妈。遇到夫妻之间观点不同时,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有情绪时不说话,等情绪过了,两个人再去讨论。我常常打比方,好比牙疼,一般牙齿发炎的时候是不能拔牙的,医生会说“等消炎了你再来吧”,可回家后炎症消了,牙也不疼了,我们还有勇气去拔牙吗?而家庭中,我们恰恰要做的就是在消炎后去拔牙,这样以后才能不再牙疼。而妈妈呢,一定要努力成长自己,爸爸如此辛苦工作,又尊重你的付出。当孩子吃饭时,把食物撒的满地都是,爸爸开始皱起眉头时,妈妈温和地对孩子说“宝贝,我看到地上全都是食物,这样地板会很脏,我们吃完饭后一起收拾吧”,当孩子吃完饭要去玩而不愿意收拾时,妈妈坚定地把孩子抱过来,“我们一起收拾,把小米粒送回碗里吧”,这样的过程中,爸爸紧皱的眉头会松开,这样的演示过程,让爸爸也学到了如何和孩子沟通,爸爸自然会赞同妈妈欣赏妈妈的教育理念。

 

    要在孩子面前尊重爸爸,相信爸爸和你一样,是爱孩子的。妈妈了解了教育后,知道孩子有一个又一个的敏感期,孩子要探索这个世界。可爸爸没有学习过啊,爸爸的精力用在工作和放松自己上面。当爸爸阻止孩子去拿热水壶,孩子哇哇大哭时,妈妈说“这是烫的”,并拿着孩子的小手轻轻地在水壶上触碰一下,然后告诉孩子“爸爸爱你,心疼你会烫伤才不让你动的呢,你是爸爸的心肝宝贝呢”,这样的话让爸爸听到,让孩子听到,一个事情变成了滋养家庭的能量。比起责怪爸爸“你不要对他大喊大叫的,他只是要感觉一下热水壶嘛,你吓他干什么”,哪个更好呢?有时,当爸爸在训孩子的时候,妈妈不插手要比插手来得更好,孩子会知道妈妈和爸爸的不同,会知道每个人的不同。只有当妈妈发现,爸爸是在发泄自己,找莫名其妙的事情打骂孩子,说出恶毒的话时,妈妈是一定要挡在孩子前面保护孩子的。

 

    照顾孩子的同时,别忘了照顾爸爸,不要问公平不公平,成为妈妈可以让我们战胜所有的伤痛。中国家庭,亲子关系绝对被过重看待的,反而是更为重要的夫妻关系,处在“混混”的地步。尤其是母子之间,那份亲密度绝对可以让爸爸心生嫉妒。妈妈既不理爸爸,又要爸爸为了儿子做出努力,爸爸们真觉得自己是为儿子而存在的,这种感觉之下,如何让他们愿意和妈妈们沟通呢。成为妈妈之前,我们首先是妻子。而如何做妻子如何做丈夫,这是孩子在家庭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人生功课。等到他大了告诉你“我不想结婚的,有妻子是个麻烦事”,妈妈们千万不要责怪孩子,这是你亲自告诉孩子的。沙龙课上,很多妈妈忿忿地说“为什么要我改变,我要工作,我要照顾孩子,我还要照顾他?太不公平了”。家,本来就不是个讲公平的地方,身为女人,被上天选作成为母亲的人,一定是有原因的。我有孩子之前,内心很不快乐,总觉得外在的笑容是给别人看的,内在的伤痛有谁懂。做了妈妈之后,我才知道,我内在有这么大的资源可以疗愈自己,看着孩子,内心会生出源源不断地力量。上天对女人是宽厚的,成为妈妈本身,就是一份最大的幸福,还有什么不公平的呢?告诉自己,我已经是妈妈了,我要勇敢地站起来,幸福地生活着。

 

   孩子成长中,总会遇到让他哭泣的人,但孩子不会因为这样就变成受伤害的孩子,妈妈们放下担心,放下害怕,顺应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不要人为的拔苗助长。只要妈妈们能用一颗善良的,宽容的,等待的心来守护孩子,我们的孩子就能笑容灿烂地行走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