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育儿

分类: 日常感悟

    正值开学季,又有很多的孩子进入生命中的新阶段---入园。伴随着分离时的哭泣,妈妈们的心也跟着揪了起来,于是,我听到不少妈妈对孩子说“老师也爱你的,记住,妈妈不在的时候,老师就是妈妈,快叫老师妈妈”,我认真观察着听这些话的孩子的表情,我看到他们眼神中出现的迷茫、不安、害怕。也偶尔遇到有前来活动的妈妈让孩子叫我“甜妈妈妈”的,我一般都予以拒绝,并且清楚地告诉孩子“她是你的妈妈,我是这里的老师,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来找我,我会帮助你”,此时,孩子会安定下来,用好奇的眼神探询我。我想告诉所有的朋友,千万不要让你的孩子叫别人“妈妈”,不管是“老师妈妈”还是“园长妈妈”,这样的称呼只是满足了成人的需要,妈妈们从中获得安定感,希望孩子就此能平静下来,希望听到的老师能关爱自己的孩子;而那些被称为妈妈的老师们,也就成了“爱孩子”的代表。

 

    发展心理学心理专家做过科学的研究,6岁前的儿童是按照“图式”的方式发展他们的思考认知的,也就是经历过的事情在他们内在会形成一个具体形象的模式,而孩子依据这样的具体模式来发展新的认知。试想,当孩子的内在模式认为你

标签:

亲子关系

夫妻关系

育儿观点

不一样

育儿

分类: 日常感悟

      暑假了,生活进入一种悠长的吐气阶段,积累很久的思绪开始化作书写的欲望。这个假期,就来和大家分享家庭教育中的一些迷思,我们一起看一起聊一起探索。

 

     第一个题目我想到的,就是在我日常工作中被问到最多的问题。“爸爸总是不管孩子,我让他陪孩子玩,一眨眼他就去玩电脑了”“爸爸对孩子太严厉,说话总是用训斥的口吻”“爸爸不愿意来参加我们的沙龙活动,没办法”......所有这些陈述之后,都会伴随妈妈们的一声叹息和一句问话“怎么办”。

 

     是啊,婚姻让两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成为最亲密的人,而孩子则在这份亲密上增添了血缘连接。尤其是接触了我们这个教育的妈妈们,恍若眼前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窗户。“爱”“连接”“沟通”“成长”“尊重”“修行”......这些新东西震撼着妈妈们的心灵,却让爸爸们开始害怕,脑袋都开始大了。妈妈们每天都要拉着爸爸来到这个窗户前看一看,希望最亲密的那个

(2010-12-20 12:57)
标签:

育儿

分类: 日常感悟

      母亲,这个词向来和美好和伟大联系在一起。可直到自己做了母亲,很多妈妈都不知道美好在哪里,伟大在哪里。每天孩子睡着的时候,看着她,就如天使般纯净,妈妈的内心充满爱和柔情;孩子哭着闹着的时候,看着她,妈妈的内心被焦躁烦恼充斥,不知道该如何做个妈妈。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在亲子关系中享受到快乐轻松幸福的妈妈,自己的心理状态基本是健康的;反之,和孩子相处之后,感叹辛苦劳累,感叹养儿艰辛的妈妈,自己的内在必定充满了挣扎和焦虑,妈妈自己需要很多的心理营养。孩子的到来,带给我们无穷的希望,也把我们内在最深处的伤痛带出来。

 

    在很多的课程上,我把母亲的作用做了几个比方。其实这几个比方不仅仅适用于母亲,也适用于老师。可惜的是,现在的社会,母亲能做到这些就已经是很难得,更不要说老师了,身边充斥的不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