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官曝看成都军区军事训练看:印度远不是成都军区对手

(2009-11-10 14:38:51)
标签:

杂谈

从官曝看成都军区军事训练看:印度远不是成都军区对手

印度军方人士表示,中印一旦发生冲突,只需一个小时就可以灭掉成都军区空军。印度军方人士认为,中国驻西南空军只装备了部份歼10和苏27战机,更多的空军装备的是歼7和歼8战机,而印度空军装有大量的苏30、米格29及法国阵风战机,一踩油门就可以飞到四川成都重庆两市进行投弹演练。

印度空军也透露,他参加过成都的太平寺空军机场,发现满眼都是歼七战机(米格21),当时他都没想到中国空军这么落后。这位印度空军军官也表示,更落后的是中国空军战略意识,虽然中国政府接管西藏已经快六十年了,但中国空军从来不去藏南进行空巡,在中印争议军上空只有印度空军的雄鹰。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中国空军的待遇比印度空军高五倍,但出勤率和作战半径只有印度空军的五分之一。[中国空军都是懦夫]印度空军第五基地司令评介道。

从官方曝光图看成都军区的军事准备:下面的所有图片均转自网络公开报道,从一个角落和侧面反映出成都军区在努力实现军事武器的现代化,可以断言,成都军区的军事训练和武器装备绝非阿三可以比拟,身在边疆,心有危机,这些早就了一支努力前进,具有极强危机意识和临战思想和状态的部队,可以这么说,当今最能拉出来实战的非成都军区和济南军区莫属了,这两个军区一个担负着对印作战任务,一个担负着维护祖国统一的大任,从军事装备和日常训练都不是其他军区可比的,繁重的演习和警戒任务,艰苦的生活环境,危险的边境局势,注定了成都军区将实战放在第一位,武器装备的系统化和全面化,让我们看到了希望,阿三再狂妄,面对成都军区的枕戈待旦,也不得不思量。

从官曝看成都军区军事训练看:印度远不是成都军区对手

这些图片,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对中印边境的重视程度,未雨绸缪,如果有和阿三的军事冲突,它们是别想占得便宜的!

从官曝看成都军区军事训练看:印度远不是成都军区对手
公开报道来看,印度在藏南地区增兵6万,并将启用藏南地区多个机场,进驻印度手头最先进的战斗机--从老毛子进口的Su-30MKI(不过,据蓝水所知,老毛子的Su-30MKI好虽好,什么矢量推力啊,什么火控系统啊,不过也在印度出现了水土不服,什么发动机大修间隔下降等等问题,Su-30MKI成了印度阿三美丽的果冻--解馋不解饿。

从官曝看成都军区军事训练看:印度远不是成都军区对手

从官曝看成都军区军事训练看:印度远不是成都军区对手

这一点,我们眼光不像印度,看什么好就买什么的,我们就看实用。像印度买的Su-30MKI,虽说机动水平世界一流,眼镜蛇机动可以连做4个,不但可以纵向做,还可以横向做,而且还能做"铅笔机动",可以在空中以一支铅笔为轴转圈,但实用性非常有限:首先,这些超机动中远距离没有用,只能用在近距格斗,而且速度和高度都有限制,要命的是不能带弹做,甚至满油都不行,也就是说,做这些眼花缭乱的动作前提是不带弹,唯一能用的武器是航炮。

所以,我们一看,这不行,就选了Su-30MKK,去掉了矢量推力,但更实用了,经济实惠)。"据报道,现在印度一增兵,使中印在边境地区的兵力对比高达1:14。如此一来,舆论一片哗然,认为我们中国要抗不住了。

但殊不知,中国的战略岂是印度能玩转的,在如此节骨眼上,解放军报连续刊登了两条新闻:

6月13日,历时4天、横跨四省一区、行程3341公里的91806/5次专列安全抵达拉萨西站,标志着首趟需押运进藏装备物资专列的试验性铁路运输取得圆满成功。

6月16日上午9时许,成空某机场,某飞行团团长杜宝林驾驶一架大型军用运输机一跃而起,直插云霄,一小时后平稳降落。现场指挥的成空运输航空兵某师师长程晓健说,某大型军用运输机首飞成功,标志着成空远程战略投送能力跃上新台阶。

众所周知的是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中,解放军在取得胜利的情况下主动后撤,其中缘由,历来为人所诟病,但在这场边境冲突中,后勤保障的艰辛想来也是制约这场冲突升级的重要原因吧?也许后勤保障跟不上也成了退兵原因的一个最大猜测吧?

而如今,在中印剑拔弩张的今天,解放军报的这两天新闻个中滋味可以说是耐人寻味啊?

解读这两条新闻,这是成都军区关于后勤保障的重要新闻。

想当初,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的时候,印度阿三就大喊"狼来了!"认为解放军的军需物资可以通过青藏铁路源源不断地进藏,可以大规模地提高解放军的后勤保障能力,可以大大加强其战斗力,难怪印度要大叫"狼来了!"可事实上呢?实际上,自2006年通车以来的青藏铁路却从来没有组织运输过军需物资。

据报道,受地理气候、运输组织方式等因素制约,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一直限运军需物资,大量需押运装备物资只能从格尔木用汽车运输进藏。而如今,边境吃紧,解放军终于沉不住气了,成都军区运输部门组织了此次试验性铁路运输活动,这趟专列由33辆平车、2辆棚车和1辆普通硬卧车组成,从照片来看平板车上装载了步兵战车。而据官方报道,此次试验性进藏铁路运输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将助推青藏铁路军事运输效益大幅提升。

印度为了在即将到来的边境谈判中占点优势,同时,背后又有向主子献忠心的算盘,所以,最近印度在我藏南地区大量屯兵。

公开报道来看,印度在藏南地区增兵6万,并将启用藏南地区多个机场,进驻印度手头最先进的战斗机--从老毛子进口的Su-30MKI(不过,据蓝水所知,老毛子的Su-30MKI好虽好,什么矢量推力啊,什么火控系统啊,不过也在印度出现了水土不服,什么发动机大修间隔下降等等问题,Su-30MKI成了印度阿三美丽的果冻--解馋不解饿。

这一点,我们眼光不像印度,看什么好就买什么的,我们就看实用。像印度买的Su-30MKI,虽说机动水平世界一流,眼镜蛇机动可以连做4个,不但可以纵向做,还可以横向做,而且还能做"铅笔机动",可以在空中以一支铅笔为轴转圈,但实用性非常有限:首先,这些超机动中远距离没有用,只能用在近距格斗,而且速度和高度都有限制,要命的是不能带弹做,甚至满油都不行,也就是说,做这些眼花缭乱的动作前提是不带弹,唯一能用的武器是航炮。

所以,我们一看,这不行,就选了Su-30MKK,去掉了矢量推力,但更实用了,经济实惠)。"据报道,现在印度一增兵,使中印在边境地区的兵力对比高达1:14。如此一来,舆论一片哗然,认为我们中国要抗不住了。

但殊不知,中国的战略岂是印度能玩转的,在如此节骨眼上,解放军报连续刊登了两条新闻:

6月13日,历时4天、横跨四省一区、行程3341公里的91806/5次专列安全抵达拉萨西站,标志着首趟需押运进藏装备物资专列的试验性铁路运输取得圆满成功。

6月16日上午9时许,成空某机场,某飞行团团长杜宝林驾驶一架大型军用运输机一跃而起,直插云霄,一小时后平稳降落。现场指挥的成空运输航空兵某师师长程晓健说,某大型军用运输机首飞成功,标志着成空远程战略投送能力跃上新台阶。

众所周知的是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中,解放军在取得胜利的情况下主动后撤,其中缘由,历来为人所诟病,但在这场边境冲突中,后勤保障的艰辛想来也是制约这场冲突升级的重要原因吧?也许后勤保障跟不上也成了退兵原因的一个最大猜测吧?

而如今,在中印剑拔弩张的今天,解放军报的这两天新闻个中滋味可以说是耐人寻味啊?

解读这两条新闻,这是成都军区关于后勤保障的重要新闻。

想当初,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的时候,印度阿三就大喊"狼来了!"认为解放军的军需物资可以通过青藏铁路源源不断地进藏,可以大规模地提高解放军的后勤保障能力,可以大大加强其战斗力,难怪印度要大叫"狼来了!"可事实上呢?实际上,自2006年通车以来的青藏铁路却从来没有组织运输过军需物资。

据报道,受地理气候、运输组织方式等因素制约,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一直限运军需物资,大量需押运装备物资只能从格尔木用汽车运输进藏。而如今,边境吃紧,解放军终于沉不住气了,成都军区运输部门组织了此次试验性铁路运输活动,这趟专列由33辆平车、2辆棚车和1辆普通硬卧车组成,从照片来看平板车上装载了步兵战车。而据官方报道,此次试验性进藏铁路运输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将助推青藏铁路军事运输效益大幅提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