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生小考试20分钟做200道题考验了谁?

(2012-07-16 08:36:51)
标签:

未成年人教育

教育

分类: 教育热点

上海6岁的彭鹏(化名)参加了一场持续一个多小时的“幼升小”考试,要在规定的20分钟内,用计算机完成200道逻辑题,平均6秒钟做完一题。3000多人竞争60个入学指标,平均录取率还不到2%,竞争残酷性不逊于高考。(新华网)

 

文/新锐振鸣

“幼生小”考试的方式是先进了,可是有形的加剧了年幼孩子成长上的压力。且从孩子的学习能力来说,用计算机做题,首先就要求孩子要学计算机,还要求孩子要经过长时间的做题训练,如此一瞬就就增加了孩子的两种负担,再从生理上说,幼小的孩子在发育阶段,对于计算机这样带有辐射的工具,不仅对孩子的视力有影响,更对孩子的智力有影响。

 

20分钟要做200道题,很明显已经把孩子当成了做题的机器。这样的选拔是毫无人性可言的,为了选拔而选拔,为了择优而择优,可见该小学并不能称之为育人的学校,而只能称之为别有目的的培训机构。

 

3000多人竞争60个入学指标,这与高考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况且参与高考的学生早已经经历了应试教育常年的摧残,已经有一定的抗性了,作为高中生已经会做适当的心理减压,而我们刚刚才走出幼儿园的孩子,居然就要受到如此大的摧残,饱受如此压力,作为外人都对此感到后怕,那么作为孩子的父母真的那么忍心吗?

 

面对自己饱受摧残的孩子,中国的父母更是伤不起,因为怕自己孩子输在起跑线,所以父母在孩子幼小的时候,不得已给孩子施压,希望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多学一点,拥有高于其他孩子的智商。父母不惜剥夺孩子的童年,也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还很遥远的未来。

 

孩子伤不起,父母伤不起,这是谁的责任?是国家教育制度的问题,是一些列政策的问题,是社会经济与生活造成的压力问题。现在中国孩子拼孩子的父母,都是这个社会中处于中下生活地位的人,他们自身对上要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责任,对下要尽到做父母的义务,对与自身,年轻的父母们要面对自己的职场压力,情感压力。可以说责任心越强的父母,其危机意识特别强,对于子女的教育意识责更加苛刻。这不能怪我们的父母残忍,只能怪现实社会太残忍。

 

在看到如此多的孩子饱受摧残以后,很多结过婚后的父母,开始思考自己要不要生孩子,很多父母怕自己的孩子因为自己没有实力,而过的不幸福。但是当我们的父母在思考一个很久远的“养老”问题时,会想到,如果不生孩子,那么今后谁来照顾自己的晚年生活。再者,这社会虽然艰辛,这家族香火的传承还必须要继续,这国家的兴旺也必须要无数年轻、新生力量的加入。因此孩子的出生与受罪,已经成为了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必然问题。

 

难道我们的孩子出生就注定要受罪,难道我们的孩子一出生就必须要被迫参与竞争?这是很现实,也是很荒谬的。现实的是中国人口多,每家每户生一个孩子,那么意味着将来参与竞争的孩子会有很多。荒谬的是,我们已经剥夺了孩子选择怎样生活的权力,以及我们已经剥夺了他们的童年。

 

在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之下,现在的小孩子已经很孤单很可怜了,以前的孩子都有好多兄弟姐妹,在她们学习遭遇困难的时候,会有自家兄弟帮忙讨论,当一个孩子遭遇心理问题的时候,兄弟姐妹们也可以帮助解决。这样一个以血缘为纽带的家庭教育,远比独生子女参与何种补习班,接受何种社会压力要强的多。而且这样的有兄弟姐妹的学习环境才是多元化,有营养的。可是我们的政策剥夺了孩子们接受这样教育的机会。

 

所以说一个国家的教育为何会如此的令人受折磨,并不是与经济、文化孤立开来的。而是受其影响的。而且一个国家的教育保障,远比教育支出要重要的多。如果中国教育能够保障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稳定的未来,保证每个孩子都有公平发展的机会,保证每个家庭都能吃得饱穿的暖,那么我们的父母根本不需要担心孩子的未来!

 

与其说这貌似20分钟做出200题的考题是在考孩子,倒不如说是在考验我们的教育制度,可能中国的教育用大半辈子也解不出:如何让孩子拥有童年?这一道问题!

 

注:原创作品、期待共鸣、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