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校园 |
分类: 教育热点 |
2009年,王硕是新疆昌吉一所重点中学高二尖子班的学生。同学之间竞争激烈,加之面临高考,学习任务重,大家压力很大。“高二时王硕变得很奇怪,上课经常撕书,他说老师讲的他都会,也经常不交作业,说是浪费时间。” 2010年初,经诊断,王硕患有心境障碍(抑郁症)和强迫症住进乌鲁木齐一家医院。从2010年初到今年年初,王硕先后在乌鲁木齐市和北京住过4次院,因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并有胸闷等症状,有时上课,有时在家休息,“活着为了什么,人为什么要这么辛苦?”这是患病后,他常挂在嘴边的话。
2010年,半休学状态的王硕考入石河子大学计算机专业。上了5天后请假休学,第二年,上了3天课后就再没有去过。到后来,王硕也清楚自己的病情,想过要和病魔抗争。今年他提出用工作来缓解自己的情绪,先后当过服务员,卖过服装、手机等,可每次顶多干一天就干不下去了。
王硕离去后,母亲张丽收拾他的卧室,发现笔记本里,王硕用零零散散的词语记录了自己复杂的心理活动。其中笔记本里的这份“生死”理由更让她觉得心酸。
23条活着的理由非常丰富,本应该以战胜6条死的理由而活下去的王硕却选择了死亡。看来在王硕细心思考生死理由的时候,他的内心变得更加矛盾,虽然活着的理由很多,世界有太多的美好在等着他去发现。可是,当如此美好的活下去理由,在极其残酷的死的理由的压迫下,变得支离破碎。
从王硕的生死笔记中,我们发现,导致他患忧郁症的是来自学校学习的压力,以及曾经高考给他心灵上带来的阴影。曾经是尖子生的他,在学习上面备受压抑。因此,在他的生死笔记里,死的理由始终围绕着一个字”学习“,学习的压力之大,直接阻碍者王硕兴趣爱好的发展,直接扼杀了王硕23条活着的理由。
在王硕活着的理由里,我们看到了给他活下去力量的小品大师赵本山,最喜欢的NBA,可偏偏就是没有生育他、教育他的父母、老师。可见王硕活下去的理由里,唯独缺少的就是一个”爱“。他死前,并没有对父母的牵挂,对老师的牵挂。可见父母的关怀,和学校实质性的鼓励与安慰是有多么的重要。
王硕选择死亡,更大程度是对学校教育的咆哮与报复。从他生命的最后3年里,他一系列对待学习的防抗情绪,足以证明他对学校学习的深恶痛绝。他在生的时候,无法唤醒学校家长对他的重视,只能用死来警醒学校和家长们:不要再扼杀年轻的生命了。
19岁的人生本应很丰富,很美好,为什么就要在控制之下,学这学那,为什么就要被要求,一定要取得好的成绩。难道尖子生,就一定要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吗?王硕有很多的梦想,想在这个年轻的,最有活力的时间段里实现。可是现实的压迫,却赋予了他抑郁,多愁善感的情绪:"活着为了什么,人为什么要活着"。这是在忙碌生活中打拼的人很难会有的想法,这是只有患有抑郁症人才会有的想法。但是,这是否意味着,普通的人不需要思考这样的问题。
王硕被这个想法所困扰,是因为没有人真正在意过他这种想法,很多人对于这样的想法,都会以一种讶然的态度对待。如果我们能助他想通这样的问题,他可能就不会选择自杀了。
“活着为了什么,人为什么要活着?”整天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工作而工作,确实是很枯燥很乏力。但是仔细想来,每个人的生活不都是,在重复做着同样事中度过。学习是每个学生必须经历的阶段,作为一名学生完全可以控制自己的学习节奏,一切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主,让自己变的阳光些,开朗些,完全没必要被学习的压力所压倒。学习虽然痛苦,而中国的教育也存在着许多不合理,但是这并不能形成一个人抑郁的理由。环境已经如此,如果自身再不能想通的话,那么学习就成了一种痛苦。而生活又不仅仅是学习,如果把学习的痛苦放大到整个生活中,你自然觉得活着没意思。
与其在压抑中死去,倒不如在痛痛快快的挥霍中活着。作为一名年轻的学生,我们完全可以痛快的挥霍我们的青春,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行动来挑战体制,用自己的所能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即使哪一天,我们回头发现曾经的挥霍是错误的,但我们毕竟快乐过,潇洒过一回。想开点吧,同学们,学校学习、应试学习只是考验咱们心境的一种磨难。与社会中蕴含的人间冷暖相比,他虽然冷酷,但也并非无情。如果我们连这点痛苦,都克服不了,我们怎么能去社会打拼。
如今的应试教育,已经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已经成功的占据学生们大半个生活。如果学生们还不能从中及时跳出来,及时解放自己的思想。无论你的学习多么的优秀,还是多么的差,等你走入社会以后,当你发现,在生活中,应试不能当饭吃,应试不能当钱花的时候,那时的郁闷是正常的。
因此,在我们遭遇应试教育带给我们的痛苦时,我们一定要跳出其中,真正思考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思考一下活着的意义?想通之后,你就会脱胎换骨般在各种环境中生活的游刃有余。人为什么要活着?人活着其实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等你哪天在生活里打拼出一片天地,哪怕这片天不大,你依然可以在其中自由的飞翔。如果你选择了死亡,那你就什么也看不到了。
“活着为了什么?”为的是等你在经历一番人世之后,变老的时候,能够痛痛快快的像看电视一样的,欣赏一部由自己导演的人生剧。
注:原创作品、期待共鸣、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