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校园 |
分类: 教育热点 |
核心提示:报道,近日,有媒体报道,根据山东省教育厅通知,2014年起,除调整的奥赛类、科技竞赛类、体育特长生类外,7类考生可继续享受高考加分。其中,获得省见义勇为级优秀学生称号的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生,在其高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消息一出马上引起网友热议。山东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日前回应:“高考加分本意不是鼓励未成年人为了高考加分而去见义勇为,只是对见义勇为行为的一种认可。”
文/新锐振鸣
很多人质疑高考,认为仅凭高考分数,绝对不能考查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与我们提倡道德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初衷相违背。高考应该考核的不仅仅是学生的书面成绩,更应考查学生的兴趣特长,以及道德修养。争对考查学生们的兴趣特长,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我国给与一些在奥赛,科技竞赛中,体育比赛中获得名次的学生一定的高考加分,以作为高招的参考资料。那么对于道德素质这方面,我们的高考如何对此进行考查,是不是该给道德修养好的学生加分?
在山东省教育厅出台的2014年通知中,有一项关于给“见义勇为”获奖的学生进行增加20分的投档奖励措施。这一措施,无疑是对见义勇为学生的肯定与鼓励。但是什么样的见义勇为能够获得此等加分?根据有关规定,是获得省级见义勇为优秀学生称号的中学生才可以获得此类加分。如此高的限定门槛,也让”见义勇为“成为了一种稀有货。
”见义勇为“作为一种人类的基本道德素质,本来就无法以一个具体的范围来判断,怎样做才算见义勇为。可以说很多社会上的突发事件有很多,有很多同学都喜欢积极对一些社会不公平、违法现象给与制止,但是就是这样由于个人正义感而一触即发的事,又怎样才能让上级知道?是需要流血,还是需要大张旗鼓的曝光。无论如何,只有被媒体曝光,上得了厅堂,有牺牲的见义勇为,才能够得到奖励。试问,有谁可以在见义勇为之前,事先找人给自己拍照做证明?
凡是有加分的存在必然会有弄虚作假的现象出现,这些评判标准模糊的加分权往往掌握在一些有权有钱的人的手中,而一切有关道德层面上的考核,都是滋生伪道德的重要因素。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作秀,学会炒作,学会了为了利益而出卖自己的道德,因此如此加分背景下的”见义勇为“势必掺了不少水。
况且考核学生道德修养的方式也不仅仅只有”见义勇为“,同样属于道德层面上的还有”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等等,相比较之下,这类更能彰显一个学生的道德素质,但是这样的道德考查真的很难有个标准,最多也只能是个形式。形式化催生下的道德考查甚至还没有应试高考有实际意义。看来维护高考的公平,还是得由成绩说话!
一个学生的道德修养,不是靠考试和加分就能检测出来的。他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流之中才能体现出来的,社会的范围很大,而每个人的视野和判断思维都很有局限,个凭借个人的能力,根本无法给道德做出一个评价标准。道德是一种来自人们内心深处无形的气质,不是简单的考查,或是颁发个奖状就能证明一个人的道德素养,高或低。被选出的道德模范很有可能只是个衣冠禽兽。
高考给”见义勇为“学生加分措施,将以很快的速度引发人们的各种不满,他无法像书面考试成绩一样,给人一个心服口服。最终也只能成为应是道德,形式化下悲催的产物。
注:原创作品、期待共鸣、转载请注明出处!
前一篇:女大学生患胃癌死亡不仅仅因为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