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的角落

标签:
杂谈 |
炎炎夏日里回老家休假,陪老妈度过几天清凉日子。不问工作,不管家事,时间在一分一秒中静静流淌。一场阴雨之后,竟然需要穿上老妈的长袖长裤坐着陪她看那演过无数遍的老版《西游记》才不会觉得冷。演到哪一集并不重要,反正我也听不见,老妈也只是看个热闹罢了,唐僧师徒她总认识的。
这次回家不同以往在于老家的院子已经夷为平地,弟弟正在盖楼。那些留存了我所有记忆的房子、花园、大门、院墙、土炕......都已经荡然无存,只留下墙角一棵爷爷栽的老槐树,有大概近百年历史。那是我家老宅唯一的标志了,老树的年轮替我们记载着所有的过往。
我知道,对我们这些外乡的游子,故乡无论如何已经回不去了。但我从没有想象过,有一天,我熟悉的那一切表象也会只留存在记忆里。
不想了吧,反正妈妈在哪,我的家就在哪。这次,妈妈住在弟弟城里的家,于是我也做一回天水城里人。
第一天早上就想着去弟弟家门口的邮局给朋友们寄明信片。走到门口才发现贴了告示,邮局里已经变成沙土水泥的工地了,“为了改善服务环境,现对营业厅进行装修。”我不记得这个营业厅环境有什么不好。在中国装修真是个奇特的行业,时不时地,身边的银行等各种服务厅就拆了装,修了再拆,豪华之后还有豪华。有没有必要装修,需要多久才用得着装修,这不是我们外人能够知道的。有“适度腐败”的提法,是不是也应该有“适度装修”的说法?
邮局暂在另一处营业,“砚房背后(奋斗巷)”,这两个名字就是两段历史。这名字我当然都听说过,可是我真不知道确切的地点所在。拦住一位中年妇女,“麻烦问下砚房背后咋走?”她怔了一下,掩不住嘴角有点奇怪的笑意,顺手一指,就在前面拐弯啊。我道了谢,在她匆忙赶路留下的一瞥里走了不到五步,在一个路口停住,往里一望,除了小摊小贩,隐约有一个绿色的营业厅,想必就是邮局了。我这才明白了人家为何偷笑我,说一口地道天水话的天水城里人不知道“砚房背后”,而且就在咫尺之遥问路,哪真应该笑问客从何处来了。她可不知道我是生在天水乡下,只在这城里读书六年,离开这城也已经二十多年了。
小巷里除了热气腾腾的早点摊,已经一溜摆开篮子背篓里的新鲜货,看着一篮红彤彤的新鲜花椒,我差点没反应过来这是什么新鲜水果?主人把花椒和另一篮表皮还带着白雾的李子摆在一起,难怪我会恍惚呢。
邮局门口一棵老树是泡桐,树身贴着古树名目的标签,树龄200年,它在这见证的历史赶上美国建国史了。在天水城区随处都是几百年的古树,南郭寺里的唐槐没准还被诗圣杜甫吟诵过呢。买了一份天水解放的纪念封,想盖个邮戳纪念,递给一个美女,美女手里并不掌管印章,但她没有程式化地手一指让我去其他柜台,而是起身走到相邻的同事桌前,请同事盖好邮戳再递给我。她的举手之劳让我心里暖暖的。
弟弟家院子里邻居在门前花园里种的海棠开得正好,竟然有一人高,我从未见过如此高大的海棠,兴奋地拿着傻瓜相机左拍右拍。记得张爱玲平生恨事三桩里就有一桩“恨海棠无香”,可是我看到这一树枝叶婆娑,花朵累累的海棠,没有一点恨意。阳光下晶莹剔透的花瓣如同玻璃雕成,我无法想象这样的花有香味是什么样?
给侄儿看我拍的花,他从电子游戏里抬头扫了一眼,我问“你看到院子里的这棵海棠花了吗?”孩子老老实实地摇头。我轻轻戳了一下他的脑门,“你就知道游戏啊,从不注意观察。”
http://s15/middle/502745fcxc61b31f982ae&690
弟弟家巷口有这么一家小楼,我第一次经过时看到阳台坐着个戴圆石头风镜的白胡子老人,一个中年女人正在晾衣服;第二次路过时一个白发绾成髻的老太太露出半张脸,没有聚焦地张望着,不过我没好意思聚焦拍下;第三次路过,阳台空无一人,我拍下了根雕的飞龙在天,青瓦白墙下面的一树白玉簪,粉夹竹桃,还有挂果的葫芦。
弟弟家巷口有这么一家小楼,我第一次经过时看到阳台坐着个戴圆石头风镜的白胡子老人,一个中年女人正在晾衣服;第二次路过时一个白发绾成髻的老太太露出半张脸,没有聚焦地张望着,不过我没好意思聚焦拍下;第三次路过,阳台空无一人,我拍下了根雕的飞龙在天,青瓦白墙下面的一树白玉簪,粉夹竹桃,还有挂果的葫芦。
这个场景小侄儿倒是一眼认出了,想必他也看到了独特的美。
http://s11/middle/502745fcxc61b3305dcda&690
弟弟家巷口有这么棵老树,很像一条昂首的苍龙。每年春节时树上都会挂一串红灯笼。
http://s11/middle/502745fcxc61b3305dcda&690
弟弟家巷口有这么棵老树,很像一条昂首的苍龙。每年春节时树上都会挂一串红灯笼。
老树无言,在我拍摄的时候一个衣着鲜艳的女子闯进了镜头。
http://s1/middle/502745fcxc61b33bf70d0&690
城中古朴的山西会馆,对面是一家“苹果IPHONE”专卖店。小侄儿竟然不认识这是哪里,这就在他的学校后门啊。哎,孩子们学到的历史都是书上需要死记硬背的历史。
http://s14/middle/502745fcxc61b3486cccd&690
城中心广场步行街边上保留的文庙。虽说是修旧如旧的格局,但古树是以前的,能在黄金地段保留这么快宝地,也属不易,不妄“文化古城”的名号。
http://s6/middle/502745fcxc61b358def85&690
http://s4/middle/502745fcx7a35ebce62a3&690
孔庙里的古柏。
http://s3/middle/502745fcxc61b36cdeec2&690
http://s13/middle/502745fcxc61b378b77ac&690
步行街的古树,每一棵都有美姿容,伟风仪。
http://s5/middle/502745fcxc61b3833f4e4&690
看,随便一棵树就见识过四百年的沧桑巨变了。
http://s8/middle/502745fcxc61b396c7157&690
这是城中心的古民居---胡氏故居,天水人古称“南宅子”,建于明万历十七年(1598年)。免费参观,我还请两个服务人员帮忙拍照,态度都非常友善和气。这也可以让我对老家的民风淳厚记一笔了。http://s6/middle/502745fcxc61b3a13fbd5&690
http://s1/middle/502745fcxc61b33bf70d0&690
城中古朴的山西会馆,对面是一家“苹果IPHONE”专卖店。小侄儿竟然不认识这是哪里,这就在他的学校后门啊。哎,孩子们学到的历史都是书上需要死记硬背的历史。
http://s14/middle/502745fcxc61b3486cccd&690
城中心广场步行街边上保留的文庙。虽说是修旧如旧的格局,但古树是以前的,能在黄金地段保留这么快宝地,也属不易,不妄“文化古城”的名号。
http://s6/middle/502745fcxc61b358def85&690
http://s4/middle/502745fcx7a35ebce62a3&690
孔庙里的古柏。
http://s3/middle/502745fcxc61b36cdeec2&690
http://s13/middle/502745fcxc61b378b77ac&690
步行街的古树,每一棵都有美姿容,伟风仪。
http://s5/middle/502745fcxc61b3833f4e4&690
看,随便一棵树就见识过四百年的沧桑巨变了。
http://s8/middle/502745fcxc61b396c7157&690
这是城中心的古民居---胡氏故居,天水人古称“南宅子”,建于明万历十七年(1598年)。免费参观,我还请两个服务人员帮忙拍照,态度都非常友善和气。这也可以让我对老家的民风淳厚记一笔了。http://s6/middle/502745fcxc61b3a13fbd5&690
安静的小城,如果不是房价太高(8千大元),明显超出当地收入支出比,真是个宜居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