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品牌形象不应该仅仅是形象 必须深入百姓心
主持人:您刚才主要提出了它的全业务品牌下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中国联通在提出全业务品牌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单一品牌,比如说沃3G,沃家庭,您觉得单一的品牌是不是可以把您刚才说的劣势进行修补?
史炜:品牌是任何一个公司需要创建的,但是这个品牌什么时候才真正叫做品牌?就是老百姓接受了。可口可乐刚创建品牌的时候,如果中国人不喝,你可口可乐在中国就是垃圾。现在变成我们企业在这里忽悠大家,企业创造了若干种品牌,弄得最后老百姓不知道什么意思,比如说3G,现在有人就说G3,老百姓懵了,我曾经问他们省公司的老板,G3是什么意思?他说我也不知道,反正好听。
你说沃家庭、沃宽带,老百姓不知道就没用。国有企业自身的体制上在搞形象工程,拿品牌来说事。你弄一万个品牌,老百姓不接受,你还是什么品牌都没有。所以我对各个公司提出的品牌一点都不感兴趣。联通做的广告我也看,做得真漂亮,但是我知道没用。所以我觉得联通的问题其实是,后来我在基层讲课的时候,有一次讲得非常严重,有一次在给联通鼓劲。后来我发现我在揭露联通问题的时候,我说的是对的,但是我在给联通鼓劲的时候说的很多东西也是对的,我自己的矛盾就冲突起来了。
其实联通也有他的优势,因为他的基数低,他可以打破常规发展一些业务平台。比如,他可以打破常规做集群的信息化,他有这么好的固网宽带,在固网宽带上做集群的业务。根据联通的体制,工信部可以给联通一种新的政策,你可以不像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一样,可以做一些国有资本的外包,那他的业务就做起来了。
现在三大运营商都是绝不搞外包,在城乡结合部或者在一些中等发达的城市,就搞集群式移动的高覆盖。联通的关键基础是固网的宽带。有很多的路联通都可以走。我前一阶段去青岛,青岛联通积极性非常高。觉得肯定做的是中国最好的。你只要给他一个平台,是一个能够操作的产业平台,他就能够在这个平台上摆故事。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国资委和政府给三大运营商的平台太高了,对他的期望值太高了,违背了经济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