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堤2

标签:
父亲我儿子长堤母亲叶叶集 |
分类: 朝花夕拾 |
早早就想为这个特殊日子写点文字——尽管父亲连生日都不庆祝。
儿子出门去考试了,按照母亲的吩咐,我没有告诉他,我奶奶昨天下午走了。享年95岁,卒于端午。长路漫漫,终于得见我亲爱的爷爷。
父亲昨日下午抱病前往故居,又安排母亲分头去处理一些事情,昨夜很晚才睡下。两个身体不适的老人,在这样的天气下奔波在新老城区,想想真的很内疚。爷爷去世得早,作为长兄,父亲、母亲真的担起了太多的责任。
责任,恐怕是我父母要求我一定要恪守的最重要的东西。然而我身上背上的那么一点点,相对于父母,真是不及百分之一。这些年,父亲对我的唯一要求就是把儿子照顾好。
他不再指着《人民教育》说:“有空你也弄一篇去投投。”反而,给我寄来单反的说明书,自己加了好多解释。每次,带我儿子出门,他会为小孩也准备一台相机,让他也去拍,过后发图表扬。我懂得,父亲是想让我们不要忘记生活中仍有很多美丽值得欣赏,别整天呆在书缝里。他无用的女儿,只会埋在书里,诵念“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其实,人生的真实并不在文字之间,人生的幸福也应该更具体。
这些年来,和父亲交谈得少。听说父亲也不大爱跟别人说话,有些事情他倒是有跟我儿子聊。所以,我儿子偶尔就会提醒:“你可以打电话给你爹了。”前一周母亲出差,打电话去问父亲晚饭吃什么,他竟然能叮嘱我去把遮阳衣找出来。那位我小时候,不准我穿桃红裤子的父亲!
岁月会改变人的性情吧,然而我身上,那点没有改变的傲气,也许也来自父亲。在人生的几个大关口,父亲都简单地说:“不用怕。”他不关心细节,只说“不用担心”。这种如果倒下去会有人撑着,在泥泞里走路会有人在旁鼓励的感觉,是我这一辈子最大的福气。
四十岁之后,不知为什么,开始会想起老家大房屋里的一条横幅。父亲自己隶书了两句话:“常使胸中蔚朝气,须知世上苦人多”、读小学的时候,日日见得这两句,并没有什么感觉。直到这两年,才懂得这两句很有力量。相对于众多的无常,我们这样的生活根本算不得“苦”,甚至还得感恩活得不错。可是,你要活得很阳光、很轻快,能感染别人、带动别人,却是需要能量,需要不断地自我充实、自我勉励的。常常,我觉得自己就像一棵快要枯萎的树。中考前,我跟儿子复习作文,谈到梦想的主题,就对他说:如果你想写当医生,这一句话可以写下。
写到这里,仍然没有提到长堤。事实上,北堤,是父亲退休后经常去的地方。他有时在那儿跟人喝茶,有时到那儿等拍照,更多的是上去遛个圈下来。可是我从小到大都没有跟他在北堤上活动过,这些场景,留待我儿子以后来写。
父亲在北堤拍了很多很美的照片。每天晚上,我如果看到老两口有发照片上网,就知道今天没事儿,风日晴好,心安了一些。
这会儿,家里的亲人都到齐了吧,忽然间,很想回去。我已经很久没有见过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