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学笔记

(2015-05-21 21:46:50)
标签:

中国教育报

教学质量检测

课堂教学

分类: 教学反思

期中考试后,学校进行了非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分析。从四份总结看来,原因复杂,再次深刻感受到教育是一个综合体系。

其中,生源素质下降,教师花了较多时间和精力在常规管理上;学生基础薄弱,教学很难推进,是谈论得较多的原因。近日,高中教师职务培训论坛上,有老师发问“对于连化学元素符号都不懂的高中学生,如何教?”,讨论者众多。

 

我也发了一个帖子,具体的案例以后再写。

《中国教育报》2015年5月14日发表了一篇文章《课堂教学为何难以让学生入迷——从知识展现过程谈起》,里面写道:一项“最能增强课程学习兴趣的方式”的调查显示,41.7%的学生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学习中能不断体验到快乐和收获,29.0%的学生认为关键在于教师上课的激情和有趣生动的语言,10.6%的学生认为在于教师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还有少部分学生认为师生间的互动、丰富的教学内容,适用的教学手段等能增强一门课的学习兴趣。

由此看来,在生源素质较差的学校,学生基础薄,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很大程度上无法达到教师预期的效果,教师可以降低要求,调低标高,从薄弱处补起。因为学生知识的缺陷是一个事实,教师无法跨过去搭建空中楼阁。如果一味地赶进度,课程貌似完成了,可是学生并没有真正学到东西,而且加重了他们的挫败感和焦躁感。课程,尤其是语文课程,是灵活的,教师有挑选的权利,在学生听得懂的层面上去教,在课堂上设计一些难度不大的小任务,有意让学生体验收获感、成就感,这个非常重要。很多成绩差、不喜欢学习的学生,主要原因不是智商低,而是他们的自信心、他们对知识的兴趣已经被摧毁了。成就感能让人幸福,所以,同行们,让我们尽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愉悦和可能的幸福感。

 

今天,家乡的几个同学群里,都有人在发一个信息,传一个六年级的学生因作业问题从教学楼坠楼。特别惨痛的事件!下午,我刚好教学《师说》,对着黑板上“传道、授业、解惑”三个词语,愣了一会儿。如果我们都能回到最本质的层面上,老师只需做好这些。

我们不能否认,使人优秀是教育的目的之一,然而,我越来越觉得,比这个更重要的是,教育要让受教育者有获得幸福感的能力。或者,再降低一点,教育者可以让受教育者感受到成长的幸福,或者,仅仅是愿望。

当我在课堂上,看着我的学生们,我常不禁揣测:他们为什么会来到这里?是什么阻碍了他们学习力的发展?他们为什么注意力无法集中?他们在想着什么?他们为什么没有上进和超越的动力?

换做以前,我早大力介入,不断给他们洗脑,告诉他们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主动权是抓在自己手里的。我们一定可以!然而,现在,我不这么做了,我更愿意温和地站在道旁看着他们,指导他们走好脚下的那一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夏日悠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