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夜读书:真相与假象

(2015-03-08 16:08:01)
标签:

假象

真相

春夜

叶叶集

分类: 读书笔记

 

春夜读书:真相与假象

 

去年冬天,读了蒋勋先生的两部作品《品味四讲》和《生活十讲》。蒋先生的作品,我读过一些,冬日廊下日影里的《生活十讲》给我带来更多的共鸣和点醒。其实,阅读与人的相遇是一样的,得刚刚好——刚刚好在这个时间点上,刚刚你的理解力能触及。

 

本来我是想搁置这个博客了,不是因为别的,只是觉得自己实在太浅太焦灼,没有什么新谈何苦浪费笔墨,可以先集中时间多读一些书,再拿起笔,或许能在一个比较低的层面上,学着用蒋先生的笔调来写随笔。然而,今晚,潮湿的空气中依稀飘散着玉兰树的味道——人们在雨季、台风季来临之前,草草砍斫了玉兰的枝干,明天又是女人的节日,似乎得来记一记,为着这渐行渐远春天的背影,也为着我们生命里那些忽如其来的拦腰斩断。

 

在我周围的人们中,有一种想法,认为一个成熟的人是该静水深流默无声息的。有一段时间,我也会问自己,这些文字的出现是否是为了印证自己的存在,或者,生活的轨迹是否需要这样记下才真的不会忘怀。直到年底的一天,在收拾东西的时候,忽然有一叠素描纸掉了出来。那是大学时代的系刊,由一个宣传小组组稿,用钢笔誊写、绘图的,打开一看第一页是《闭刊词》。泛黄的纸张,有点褪色的笔迹。我读了好几遍,记不起那是不是我写的。那篇文章回答了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提笔写作。那个道理是真的,真得天真幼稚真诚率性,令人心疼微笑——原来,我们的生活方式都是有由头和渊源的,早在我们离开校园的那一刻,我们的老师已经把它播在学生的心间了。那是一个中文系学生本真的活法,它不中伤他人、不危害社会,可以存在。

 

蒋先生的书里,有一个章节讲到“人生的真相与假象”。今晚,我就来谈这个。

几年前,有一次,朋友一起做饭、吃饭时,有一位偶然说到她有时读我的东西,因为我总能把一些事情说得很美。她说这话的时候,手里捏着饺子,花边在她的手上婉然曼回。我暗地里一惊,好多事情我们同时经历,难道我们的感受不一样?难道我的感知是有错误的?难道我的焦距错了?

蒋先生说“文学其实是一种疏离”,又有一位著名的作家说当我们来生活那里回来时,促使我们写出好作品的,不是感性,而是距离。这两句话,我都不是很理解。但是,蒋先生讲到了现实中的人物、心里的人物、纸上的人物三者的距离,在这个距离里渗入了什么因素,什么因素促成了三个相的形成。

文中有一个部分这么写道:“我母亲因为离开家乡太久,所以把感情寄托在家乡的水果上。她常说西安的石榴多好多好,她说的不是石榴,是她失去的青春岁月,是她再也见不到的母亲与故乡。所以石榴的象征意境越来越大,越来越甜,越来越不可替代,而她每一次在异乡吃到的水果,都变成憎恨的对象。

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一颗不可替代的石榴吧。我常常问自己:身上背负的石榴是什么?我也会害怕,当幻想越来越美好,越来越大时,有一天我就没有办法面对真相了。”

所以,当人们肝肠寸断时,人们怀念的是可能不是这一件事物,而是附着在这件事物身上的、曾经热爱而且愿意一辈子去相信的东西。就像我们说爱一个人,有时,我们会说,我爱的是他夕阳下飘起的白衬衫,爱她走过时特有的身体的味道。

一个伤口,你不愿意看它赤裸裸在风中泛着血光,所以,拼命涂抹粉刷,那一层又一层的美化和虚化,慢慢地麻木了心灵。当那具木乃伊某日见于天日时,仍有人愿意赞美她当初的容颜,这真的需要无限的想象。可是,人的想象力可悲地随着年龄而萎缩,当它支撑不起那个美轮美奂的幻想殿宇时,最终只能土崩瓦解。

 

人的恐惧需要尊重,作家吴淡如在文章中写到。当今社会,人们的焦躁一定程度上就是由于心里存在恐惧。有人恐惧寂寞,不断攀缘;有人恐惧贫穷,不断撷取;有人恐惧被伤害,所以自己先出手;有人恐惧被遗弃,所以牺牲尊严不断妥协;有人恐惧无常的生死,所以爆炸式地想把人间的欢喜都尝透……由于想取得内心的平衡,我们都在为自己或别人努力。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是不会把自己的恐惧暴露出来的,然而,这种恐惧在某个程度上是他立身处世的核心。所以,我常常觉得,良好的朋友关系、爱人关系,应该是能够在对方面前做一个比较真实的自己。尤其是在情人或者爱人面前,如果一个真实的——伤感的脆弱的甚至有点小阴谋小邪恶的自我不能得到显示的话,那就不如不要了好。这个自我无法一辈子被压抑、被否认。当一个人的真相和假象,在另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里是比较重叠的话,那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当然,或许,每一个人的内心里终归有一个小角落只供自己栖息,当他很累很累很无法面对公众的时候,他得回去那儿抱头坐一会儿。两性关系需要有这一份尊重。很久以前,有一位朋友就说过:“最终能够疗救自己的,永远只有自己。”所以,我们也要原谅自己的无能为力。

 

暗夜的天穹,浩渺敻远,星星的微光隐隐昭示着:在承认人性的趋利性和脆弱时,有些东西仍然值得仰望,值得敬畏,不可亵渎。真相与假象之间必然存在距离,就好像,你并不如文字里的你那么美,虽然你不是故意描画的,但是你确实愿意承认那是你憧憬的一部分。

 

可能正是有这点憧憬,你才会在春日的午后,给餐桌铺上一张白底小草莓的塑料台布,儿子摆好东西之后,看了看,摇摇头,问:“你不觉得不实用吗?文艺重要,还有卫生重要?”

你说:“都重要。”是的,都重要。

窗外的春天啊,正洋洋洒洒。每一盆小花小叶都在抽枝拔穗,和风丽日里欢畅。它们都是我的朋友,它们接受了我去冬的裁剪。愿我们都能自由呼吸,不畏风雨,一起成长。

 

 

ps:春节的海棠渐渐淡了,落了。它们是整朵整朵凋落的。昨天,我把它搬到阳光上,枝头深深浅浅的绿,造化把它们勾勒点染得美极了。永远会记得那个去买年花的早上,感谢所有的陪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匆匆那年
后一篇:小丸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