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画船听雨眠』

(2013-04-05 23:09:29)
标签:

春深

初中

短语

老师

叶叶集

分类: 朝花夕拾

 

这雨连天累夜地下着,下得让人不禁有些恓惶。

不知是谁得罪了老天,让她这么哀怨,飘飘洒洒连气都不用喘一口。也不知她心里装着什么,能这样化作无边无际的雨,在山海之间来回逡巡,不肯罢休。

也曾开导过自己:“是这样子啦,春天——”不下雨的春才不正常,如果这雨能落在喜欢的某座古城,想想新绿萌发、桃李初绽的情景,你恰好在檐下,是何等的欢欣。又想想,因着这雨,你坦然躲在被窝里看闲书喝热茶,念着今天过后还有一天、还有一天,又是何等的悠然。再偶尔,念念“微雨燕双飞”“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你不会条件反射般追问它们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要来表达什么,只是觉得那些身影亲切而优美,就像一位多年未见的友人偶然从你心头走过。

 

韩寒在《碎片》里谈到:“要知道我小时候光看着星空就能呆坐两个小时,而现在未必有看两秒的心境。”他在田间等待求援的时候只能看着星空,然而他惦记的是“苹果手机里似乎有个可以分辨星座的软件”。假设那个时候他的手机有电的话,我敢肯定,他就算看星座,也是看手机里的。

这就是现代生活,我们忙着赶路,忘了最初的目的是安享快乐。我们追求资讯,及获得和分析资讯的方法技巧和效果。比如下载了大量的文档放在电脑里美其名收集资料,需要时看;比如下载了什么养生软件却无法安排两三分钟练习,每次它好心提醒时常连扔了手机的心都有;比如一节课讲三四首古诗,三年讲了大几十首,高考试卷里7分却得分率不高。古人为了吟安一个字拈断数根须,为了用妥一个词一路推敲,两句三年得,而我们用了二十分钟就轻易打发了。就像我们草草吃了盒饭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我常对学生说:“这样的作品,每一个都值得讲上很久很久,值得撰写很多评论来赏析它的美。我们这样只是介绍、涉猎,你们自己再好好体会,或者以后上大学再从另一个层次读它们。”

 

刚进中学校门的小孩,在语文考试之后,常很惶惑,那些文段,他们认真回答,可是得分率常常很低,不知问题出在哪里。紧紧张张请教老师之后,老师回复:“答题不规范。”这些老师通常刚从初三下来,什么考点、得分点、步骤、程序的意识比较强,要求也就高了。每次听到这样的事例,我常常顿生气愤。小学的课堂没有这样教过,中学才刚刚开始,你自己没有把他们教会,反而搞得小孩们不知所措,有什么意思呢。有些老师只好急着讲答题格式了,而实际上,语感形成的初始阶段,过分的规范化还是无益的。拔苗助长不是好事,但是,现在真正在关注和指导学生阅读——变“窄阅读”变成“宽阅读”、“浅阅读”为“深阅读”的老师,真的不多。

又想起高中古诗词阅读,那些篇目和评论材料常让我这个混过中文系的老师心虚——里面好多东西,都没有读过啊。我常不懂为什么今天教材要编得这么高水平,是我们的学生已经有了匹配的素养了吗?还是专家们认为有这样的素养比较理想一些?为什么我的学生学起来觉得这么难,包括那些论述文本?我的学生碰到的困难没有代表性吗?全市有多少学生与他们是同一个层面的?当专家们研读过初中教材后,不知会不会觉得高中教材有如空中楼阁?难道学生由“初”到“高”,换个校门,素养和能力也就噌地上去了?

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对古诗词的阅读鉴赏技巧的归纳已成系列,“什么情什么景”这个格式的短语可以讲出近十个来,有些我们老师也无法区分。每次为了赶课,直奔文本探究条分理析时,我的心里充满了罪恶感:这样的讲法,无异于吃盒饭,可能把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审美情趣都给毁了。当我无法让学生也感受到“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的美感时,我是多么的沮丧。可我又要如何才能让他们静下心来,缓缓地读,慢慢地想象自己漫步在幽深的山涧里,看着一树红萼,随风飘零,心里涌起一股淡淡的寂寞、忧伤和豁然,一如千百年来人们心头颤抖的感动。他们没有像我们一样的在荒山野岭里玩过的经历,他们的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在来到我的课堂之前,会不会已经被摧残了?他们可能更愿意说:“老师直接讲吧,用了什么手法。”

 

那天,看一个纪录片,那些解说词用说明性介绍性的语言,却力图要表达对家乡文化的热爱,让人感觉到撰稿人对文化体会不深,缺乏人文的水脉流淌其间。这种人文的情怀,是底蕴,需慢慢养成,不是三天两头只言片语可以显现出来的。

当我们倾力于传授技巧、训练技巧时,阅读的魅力、创作的本质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被忽略了。就如喜欢杀价的老妇和善于调情的男子,拥有已不能让他们快乐,运用技巧征服的胜利才能。

 

好啦,扯远啦,这些跟雨有什么关系呢。实践证明,久不写博不仅码字经常出错,而且思路不清。既然不适合,就暂且歇歇吧。毕竟码字写博,比起读书看电影还是累了点儿。

 

雨天,画船听雨眠。我自己画,自己听。酣眠吧,趁着春深雨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活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