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学反思——《交友之道》

(2012-10-10 00:09:13)
标签:

澄海区

交友之道

《曾国藩家书》

《高山流水》

〈论语〉别裁

分类: 教学反思

 

10月8日,市高一级语文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来自中心城区和澄海区的高一级语文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我区语文教研员袁老师组织,我校高一级备课组长黄老师授课《〈论语〉选读·交友之道》,与会老师就该课教学情况进行研讨,撰写评课意见,六位来自面上中学的老师发言评点,市局教研室林主任对评课意见进行总结,并就高一语文教学的方向、方法、方式提出指导意见。

 

黄老师是一个“参赛型选手”,基本功扎实,心理素质良好,下午的课,得到了同行的赞赏。作为全程参与的同事,我做一点观察和反思:

一、    值得肯定的方面

我认为,这个课落实了几个理念:

1.创设文化氛围,讲到文化的层面上去。在一个比较开阔宏大的视野里去上这一课,教师首先在心底里秉承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由此发端,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交友之道。开头以古筝名曲《高山流水》引入“知音”,再由“知音”及“友”,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出发点切实,背景高雅;朗读的过程辅以悠悠古韵;最后的环节联系9月28日孔子诞辰的纪念活动,提议学生高声诵读文本,这些环节很好地营造了文化氛围。这节课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林主任主张的“文言、文义、文化”的多层解读。

2.坚持文言文教学应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体验,有意识地将文本的思想与现代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事件相联系。这是让古代文学、经典实现现实价值文化和焕发生命力的有效途径。南怀瑾的《〈论语〉别裁》说到,一个社会之所以会混乱,是因为缺乏“纯正的思想”,林主任也提到:《〈论语〉选读》之所以会被收编为高中教材,是因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缺乏优秀、经典的东西在年青一代中传承”。学以致用,学生才有兴趣学习。

3.强调朗读。课前,学生在琴声中自由朗读;课中,文本被朗读了四次以上。《交友之道》内容篇幅不长,且是语录体,所以更适合。

 

二、    需要改善之处

与会领导、老师提的意见里,有几个方面,我认为是恰当的:

1.将词语的含义放到句子里去讲,把词与句的翻译两个环节糅合在一起。重点词语强调。

2.关于语录体风格的特点,可以在朗读的过程引导学生体会、概括。在理解“说什么”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白“怎么说”。

3.领导提出可以让学生抄写三几个名句。抄写能加深印象,也能将“听说读写”一并落实。近日刚好读《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对抄写极其重视,应该有道理。

 

三、有待探讨的问题

评课老师大多认为可以在字词句的理解上多下点功夫,多花点时间。把字词的含义和用法、句式讲解具体一些。应该讲,能讲具体肯定有保障,问题是如果要字字落实的话,恐怕就只剩15分钟理解文意了。

面上中学的老师普遍比较悲观,不能相信学生能自己通过预习解决大部分字词,不敢要求学生借助参考书或者互联网自己疏通文义。事实上,我们一直这样想的话,“自主探究”永远是一个书面语,教师只好自己背起所有的任务艰难前行。我觉得,是不是,教师应该大胆一点,把布置预习工作做细一点,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以便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停留于圈讲字词,学生未必能记住,文言文教学也会刻板无趣,面目可憎。毕竟,当学生不用考试的时候,很多人是不需阅读文言文的,但是,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做人。

课前,让学生根据注释或者借助参考书注解大部分词语(重点词语的解释写到字里行间),了解文章大意,课后,通过练习和检测来巩固,把任务分担一些到课堂之外,这些年,我一直这么做,好像还不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