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园地』
(2012-03-23 21:03:22)
标签:
朝阳头脑清醒底线自己的园地门房叶叶集教育 |
分类: 与你同行 |
去高中部上课的时候,我喜欢早点到,和门房阿伯、同事一起喝喝茶、聊聊天。
门房遮盖在三角梅的繁叶妍花之下,门口有一列壮实的芒果树,刚刚有花,阿伯阿婆告诉我:过些天,车就不能放在下面了,会有汁液滴下。
阿伯喝的是正宗的山茶,香味醇厚,有时比红茶还浓,我只能说喝不下。我们断续地讲家乡、聊世事、唠叨那些顽皮的学生。阿伯的两个孙子是我已经毕业的学生,听他讲话,一如面对一位了悟人生的慈和长者。像我这样的人,是很有需要听听别人怎么看人生的。
有时,上完课,没什么事,我就在那长木椅上靠着坐一会儿。这时,操场没什么人,一方天穹有些晴明,依稀觉得自己像一个旅客在站台上,等有一列火车缓缓驶来,迎着朝阳刺眼的光芒,把我带向遥远的远方。有时,还会有些恍惚:这是我人生中的这一年这一季这一天么?抑或是多年以后的某一天不小心切入了时空,呈现在眼前?这就是我以后N年的生活,一如现在?
我就在这云舒云卷,花开花落中走走停停,一路盛开,一路飘零,直至遁入泥土。
大部分时间,我是头脑清醒的。头脑清醒时,我比较常琢磨的是特长班的那群小孩。我对他们说:“你们让老师觉得自己很没用。”因为课堂教学本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经把那个开关扭下扔掉了。我很奇怪,不知什么样的教育经历得出这样的结果,又不知这群十七八岁的小孩,他们的精神支柱是什么,他们准备怎样发展自己。有时我会跟他们谈话,我所强调的都围绕一个词“底线”:关于懈惰的底线、关于尊严的底线、关于修养的底线、关于价值的底线。他们说:“已经很给面子了啊”,我也想到,有些人是拿自己没办法的。不单小孩,大人又何尝不是。
相比较起来,初中的那个班,蓬勃得像一丛郁郁的春草。课堂很热烈,连接的几次作文,已经能看下去了,甚至有些出彩。积累是土壤,我坚持贯彻了好久了“唤醒”应该也起作用了——唤醒他们掬起现实细细端详的意识、唤醒他们凝视旁人体会情感的意识、唤醒他们如何找乐子的情趣、感受温暖、感恩善良的情怀……最终,我在新近的习作中看到了他们的真心话和创意。他们很乐意修改文章,几次修改,力求让文章弄得像样。这种打开和接纳的状态,是我最喜欢的。早上到讲台分享作品小孩中,有几位的哥哥姐姐也是我的学生,感觉很亲切,我甚至叫错了名字。时光匆然,十年了,我刚来时种下的玉兰树如今已经高及四楼了。凡是摆渡的,都是戴着草帽发鬓斑白面容黝黑的老头吧,我也是。
周四下午开会的时候,我说:“我认为这件事情很重要,因为它不但关系到课程建设、学生能力的培养,还关系到我们的专业发展,是我们专业价值的体现。”真的,我们中的很多人,生命中最好的时光都洒在这片园地里,我们的骄傲和自豪很大程度建立在它的上面。这件事,值得好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