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话语』

(2011-11-23 20:55:07)
标签:

话语

金岳霖

林徽因

声音

有声语言

阴雨绵绵

好心情

叶叶集

杂谈

分类: 朝花夕拾

 

『话语』

 

读民国文人轶事,读到有人央求金岳霖给林徽因的再版诗集写一些话。他想了很久,最终,摇摇头,一字一顿地说,我所有的话,都应该同她自己说,我不能说。停顿一下后,他又继续说,我没有机会同她自己说的话,我不愿意说,也不愿意有这种话。他说完,闭上眼睛,垂下了头,沉默了。

不惊起老书的尘埃,这些话真让人感动。似乎世间所有的女子,都奢望有一个灵魂之门只为她一个留着,这种关联,就如昙花怒放于幽深的夏夜。一个整天在人群高处里絮絮叨叨的人,是得不到女人的爱怜的,一则他过于强势了,不用关怀;二则他的所有都能展开,没有一个私密的仅仅属于彼此的处所。没有秘密,就没有亲密。这就是女人。金岳霖懂得,难怪梁思成会说:“最爱徽因的其实是老金。”

 

话又说回来,写作,也是一种灵魂的表达。喜欢码字的人,大多比较内向,喜欢琢磨事儿,不想找人絮叨,又不想忘怀,于是,自言自语,敲字记录。记得几年前,儿子读着我记录他的一些生活片段后,笑着轻轻说:“妈咪,等你老了,这个博客就归我了,是不是?”我听着倍感沧桑,回答:“是的,是的,你以后就在这里读我们俩。”去年还是前年,加入了一个叫做“心情好”的圈子,圈主就叫做“心情好”,从博客的版面看,可能是一位中年女子。我基本是不进圈子逛的,但是,圈主很辛勤,每篇加精,有时文章还在修改,她已经留评了。感觉很接近。她自己也创作,小说写得很好。可一段时间后,就没有见到她了。再后来,博客上就有了告别人世的文字。那一段时间,南方阴雨绵绵。冬雨里,有一个声音夏然而止。

我突然沉重地意识到博客存在的意义:它是活过、走过、哭过、笑过、迷惘过、幸福过……的印记。我把它当一个随身记。而我的儿子,我希望他在我离开之后,可以在偶尔翻到的页面里看到那个他提着仓鼠走在夕阳下的黄昏;那个他问“What about you?”我答“Two 脚!”的雨天……那里,有清凉的月华,有芙蓉的颜色,有我的青春,我的爱恋。

 

实际上,更多的时候,我迷恋有声语言。这起源于一次偶然听到同事把她女儿小时候讲故事的声音录了下来,那软软甜甜冰激淋一样的声线,轻轻柔柔像一朵朵小小的太阳花旋开了,跳跃着。我想,这样的声音,没留住的话,就随着岁月消失了,那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珍贵的东西往往不会重生。

有时,我在学校走廊里行走,听到有的老师声音悦耳,讲解生动,我会放慢脚步,想象着她脸上温和的笑容和眼中聪慧的光芒。曾经有一个学生很有创意地使用了各种颜色来形容科任老师的声线。这种通感的运用蛮有意思的。

对于成年人来说,声音传达着性情、气质、风度、兴趣等等隐形信息。它是个人魅力的重要显现。有时,我们听的并不全在内容,而是体会着语流的冲击,或如飞瀑,或如春雨,或如清泉。时而在宏阔的海上航行,时而乘青云扶摇直上。我们甚至会因为声音而对某个人有好感,沉迷在声音之中。温和的语气最可怕,因为不好意思否定或拒绝,常会让人会不经意间接受了别人的要求。

好好说话和好好写字,这两件事都很重要。

 

忽然想起有个朋友说,为了处理好情感,常会尽量让文章有冲淡之气。我想,每个年轮都有自己的轨迹,每段路程都有自己的风景。坦然接受和呈现,应该是最好的。就好像有时我们看一些书法作品,那种气势只存在于人生的某个时段,过了,就提聚不起了。同理,假设我们不是生活在同一个时空,不是因为偶尔的张望而互相认识,我们也无法全然体会语言的美丽,不会欣然使用这些美丽的言语。

所以,感谢遇见,感谢我曾听过你的低语。

我们都在这里。来过,走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