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谁博

标签:
c1博主玛丽莲·梦露博客微博访问权限叶叶集杂谈 |
分类: 朝花夕拾 |
你为谁博
¤叶叶集
这风起云涌的微小说中,这是我读过的最感动的一则。这篇不是小说的小说,有开端——因为分手,无法听她诉说,只能读博;有发展——每天读博,不做评论,删掉记录;有高潮——她贴出了结婚照,声明不再写博。而结局就是:那束光戛然而止,不再出现。
感慨缘分,展示生活只为获得某人的目光。这是一种心灵的召唤吧。何止写博如此?生活中诸多的纹饰哪一项不是?而这男子……放开相互牵着的手,并不等于放下。只有漠然了,才是真正的分手。只是“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他如何去评点,又可不可以表达自己的关注。我很为这个有点不明白自己的男子惋惜,在这样的世间,所有的守候都要有一个精神支撑或目标指引的。如果你什么都不肯给人家,甚至只是一个来访的脚印,你要人家信赖你什么。不熟悉博客功能的人,读这则故事可能有疑惑:既然没有浏览记录,女子怎么会知?其实,在线阅读时头像不显现,在访问分析里也会留下记录。
与之相近的还有两则故事,一则是一个女子再忙也要往博上贴东西,她的朋友劝她那些流水账没有多大的可读性,但她说:“不,我刚退休在家的老妈每天会读。我得写点什么,让她知道我怎么过日子的。”一则是有个女子窃喜她的博谁也不认识,她生气时可以在博上骂老公。
所以,读博,我喜欢读一些比较贴近生活的文字。有油盐酱醋茶味儿的,有胭脂香粉味儿的,有汗味人味儿的,随感性强的。即使它率性随意甚至零碎,我都喜欢。而一些滥情华丽的篇章,初读一两篇,乍然惊艳,多读一些后,发现它们有固定的关键词,已成一种板化的文体风格了。精致和典雅并不是普罗大众的生活原生态,抽象和艺术化生活是一种创作,只是,唯有以充实的情感和深刻有力的思想为躯干,才能支撑起华丽的衣裳。
真实地记载生活的博客,是自我的博客。这样的博客是比较少的,而且博主多是90后。这种写法常让我想起玛丽莲·梦露的一句话:“如果你不能应付我最差的一面,那么你也不值得拥有我最好的一面。”——我就是要把最真实的自己摆出来,你爱不爱无所谓。你只有了解最真实的我,你才能懂我,才能决定欣赏不欣赏我,喜欢不喜欢我。
为什么很多人的博文只是冰山一角呢?因为博主只能展示他可以展示的。博主的很多其他社会角色远比博客写作者这个角色重要。
为什么有人阅读却不愿留下记录?为什么有人不写博却开个账号只为更近地阅读谁?这些问题不要去追究,每一个答案,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对自己都是一种伤害。但这些人,绝对是博主应该珍惜的人,是写博时要放在心头的人。写博的人,保持独立,遵从内心,疏淡随缘比较好。
写博,是以文字的形式印证存在,是对内心情思的承认、面对和安置,也是对某种需要的召唤。在过去的一年,微博以其不可代替的诸多优势,呈现出比博客更加迅猛的发展势头。微博是很适合那些不想写大块文章的人的,也很适合青年人用以了解世界和随时记录自己。
那天在微博上看到这么一句:有一种崩溃叫做密码输入有误……有一种惊慌叫做账号异地登陆……有一种感情叫做隐身对其可见……有一种误会叫做人机离线……有一种失落叫做你没有访问权限……说的应该是QQ吧。我也为博客来一段:有一种拒绝叫登陆,有一种邀请叫注册,有一种感情叫关注,有一种联系叫加好友,有一种支持叫顶,有一种保护叫删除来访脚印。当然,最方便的就是把对方放在自己的浏览器收藏夹里,爱读不读,自由自在。只是,人总有好奇心,总想通过文字来了解猜测揣度什么。这样的阅读,往往到最后,就不快乐了。
所以,保持一米的距离凝望,正面,侧面,都是很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