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薇薇卡卡
薇薇卡卡
博客十周年地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63积分
  • 博客访问:9,421
  • 关注人气:1,423
  • 获赠金笔:22
  • 赠出金笔:4
  • 荣誉徽章:点亮荣誉勋章图片博主私密博文兑换金笔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一)

(2010-04-13 22:32:32)
标签:

叶叶集

七年级语文

期中测试卷

木兰诗

军帖

伤仲永

王安石

黄河

教育

分类: 练兵场

http://s10/small/5025513fg84200a899ae9&690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一)

此试卷编制于06年上半年,当时,我市初中刚加入新课程改革的行列。我们不知新课程标准指挥棒下的新的考查模式是怎样的,所以,我按照自己的意愿拟定了以下的题目。

首先,由音字词句考起,检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一部分考查的方向与高中的试卷一致,有利于贯彻教学的衔接性。多年来,中考试卷一直不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基础知识,而将其渗透在文段阅读或后来出现的基础整合部分,我个人认为基础整合部分考查的四个字有多大的代表性值得评估,而且,由于淡化考查,许多初中教师都不大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和锤炼,很不利于高中的学习和考试。我那些语文成绩很优秀的学生上高中后就告诉我做基础题没把握。

其次,阅读部分用了一个课内文段。有一部分教师主张在中考试卷中考查课内阅读,理由是课内阅读教学的时间很长,应该考查功效。我认为,考查课内阅读是不大科学的,因为课内文段的解读基本有定论,教师课堂教学的水平对学生的考卷情况有直接的影响。但是,校内期中测试,考个课内文段有助于引起重视,对课堂学习能起促进作用。

再次,这份试卷没有出课外文言文阅读作为附加题,是考虑到七年级的学生文言文积累较薄,没有区分的空间。几年下来,我认为在附加题部分,可以考查一下诗歌欣赏。毕竟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诗性内核的民族,写诗读诗的人很多,而且,在高中的试卷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这个部分的考查在初中被搁置,很不利于高中的学习。

最后,这份试卷中没有课外名著阅读的部分。这个部分作为一个全新的板块放到教材中,当时我并不知道要怎么考。就在第5题,出了一个跟名著阅读有关的要求较松的仿写题。

                                                                                             

一、基础整合(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菜畦(qí)     沮丧(zhǔ)    拜谒(yè)

B讪笑(shàn)   栅栏(shān)   白皙(xī)

C 可汗(kán)   炽痛(chì)    骊歌(lí)

D踌躇(zhù)    军帖(tiè)     哽咽(yàn)

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锋芒必露     B来势凶凶     C 忘乎所以        D妇儒皆知

3.句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

A(黄河)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画眉在树林里宛转地唱歌。

B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  道路曲折崎岖,车马前进困难重重。

C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  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是(   )(2分)

A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发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违法犯法。

B我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就能在各种考验前充满信心。

C这篇小说情感细腻,文笔生动,受到了读者的普遍欢迎,被誉为“一曲难得的爱国主义颂歌”。

D根治“网瘾”,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

5.语文课开展“读经典作品,赞英雄人物”的活动,请接着甲同学的发言,讲述一个你熟悉的名著中的故事。(要求;说出书名、人名和有关情节,在叙述中至少运用一个成语或名言、警句、格言。)(4分)

同学甲:《水浒传》中,嫉恶如仇的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毅然出手,三拳打死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他真不愧是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

你的讲述:                                                                                   

                                                                                              

                                                                                              

二、古诗文阅读( 21 

6.默写古诗文。(9分)

⑴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

                       ,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⑶将军百战死,                      。(《木兰辞》)

⑷《木兰诗》中既表现军务紧急,行军迅速,又突出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                                                       

⑸默写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7.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对镜帖花黄      B朔气传金柝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8.选出划线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2分)

 

A

爷娘唤女声   之也久 

 

 

B

昨夜军帖   大兄何事之晚乎

 

 

C

以军中多务   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至12题。(8分)

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9.用现代汉语翻译“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3分)

答:                                                                                                                                                                                            

10.作者为什么要详写方仲永幼时的情况?(2分)

答:                                                                                         

                                                                                              

11.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作者有着怎样的人才观?(3分)

答:                                                                                          

                                                                                              

阅读(292) 收藏(0)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幻灯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