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薇薇卡卡
薇薇卡卡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014
  • 关注人气:1,42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的情致

(2009-09-20 21:57:38)
标签:

情致

自叙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

三希堂

中国

文化

分类: 朝花夕拾

中国的情致

 

中国的情致

 

昨晚,看了一段介绍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纪录片,感触很深。

这部纪录片角度独特,以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的眼光来回顾整个历史事件,个人的人生和历史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奇特的感觉:历史其实也是某个人书写,或者说是完成的。这份沧桑有了生命的体温。这种叙事方式不像以往很多介绍古玩的片子,解说词僵硬、冰冷,把那一件件好不容易在时光长河中幸存的珍宝当做一件“东西”来说。昨晚的解说词,很文人,很雅致,有一种落蕊的轻盈,有一种泉水的柔婉,让我心回荡着由衷的赞美、愉悦、自豪和惆怅。

曲水流觞,多雅致的生活啊。当年我在北京旅游时,就开始无数次地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情景。诗人们有这样的急才,能在酒杯流淌的咫尺里成就诗句吗?大多时候是笑眯眯地喝了酒吧?流水之畔,青草之间,席地而坐,把春风和酒香、欢声和笑语,诗情和画意拥个满怀,何等惬意的事!微醺之间,《兰亭序》诞生了。

——这就是中国的情致。

快雪时晴,诗人给朋友写了一封信表达雪后愉快的心情,问候朋友。短短二十八字。多少后来人透过文字从中看到了明朗的蓝天,看到了明媚的远山,看到了一份明亮的喜悦。据说,三希堂里,乾隆经常赏玩这幅字帖,一有感受、感悟就“跟帖”,使之成为一幅原文加读后感的特殊的作品。由此,我顿悟我为何钟爱《记承天寺夜游》。

——这是中国的情致。

台北的博物馆里,怀素的《自叙帖》忘情地飞舞在玻璃屋顶上。人们装着纪念品的纸袋赫然印着《自叙帖》。浅薄如我,并不了解《自叙帖》的内容,但我在线条间读到两个字——忘怀。忘怀了琐屑,忘怀了猥琐,忘怀了人间。因为忘怀,所以高蹈轻灵,潇洒自如,而且底子里有一股刚强之气。

两岸的评论家们,不约而同地强调“自然”“自如”是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超越了规范,超越了限制,情感和人和笔合为一体。很多事物,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比如,教学公开课,当那些预先写好的精美的导入和解说成句成行背诵出来时,遗憾居多。

雅致的生活之所以让人十分感念,是因为现在我们很多人生活得很平庸、很功利。我们原想用我们的努力去换取稍微自由的生活,却不知我们进入了一个漩涡——更受束缚、更加劳累、而且无法再浮出水面。

所以,有时候,我们要悄悄地、一个人地,涉过时光的河流,去看看那洁白如云的芙蓉。它们始终在那里,亘古不变。

那时,我祈祷能站成其中的一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