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在逗我玩

(2008-10-17 15:26:37)
标签:

人肉搜索

网络评论

王菲

网民

杂谈

分类: 朝花夕拾

谁在逗我玩谁在逗我玩

 

那天,我发现我搜肠刮肚改名换姓乔装打扮到别人的茶座上说话,谁知,有人一坐下就说:“我是linlin,我来说几句。”此人怎么也这么没创意?我一边恨不得跳出来高呼“坚决支持网络实名!”一边瞪着眼巴望他把话说像样一点。谁知,这人竟说得很像样,很像是我说的。笑。谁在逗我玩

由此,我想到了名字的意义和署名的权利。在网上,谁都可以叫linlin的,由此我想到了,如果有谁跑到单位网站上去骂领导,然后署上我的名字,谁在逗我玩那岂不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有一次,我出于好奇,搜一下,发现linlin博客有好多。还是我妹妹英明,直接用“儒林第”作名字。全中国只有一座宅子叫“儒林第”。

据说,有人以网络评论为主要材料,开了个“口碑网”。随即有人跳出来说,那些评论出处可疑。

网络就是这样的。那晚,看央视的关于王菲的人肉搜索案。一听“王菲”我有点奇怪。王菲,还有人肉搜索的价值吗?当年,她生养小孩时,我家订的是《南方都市报》,有个说法就是,记者们恨不得钻到她肚子里去看看是男孩还是女孩。谁知,是另一个王菲。这个男人,他跳楼的妻子竟是某家网站的什么人物的前女友。大家坐在一起谈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制。有人说,网站提供的信息没有错,提供信息本身也没有错,错的是网友们的过激行为。如果一个人,对社会、对他人,没有犯下什么过错,他是不会害怕被搜索的——就算被搜索了,也不会受到伤害。想想,好像也是这样。

然后就是网民的情绪和所谓的道德捍卫。网络评论的自由好像能使社会更洁净,但我个人认为,网络的自由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社会公平的建立,但是群体的过激情绪是很难控制的,因为他们在为别人伸张正义的同时,可能会掺和着发泄一些私人的怨恨。我们的真相、公平不能靠这种途径来获得。当然,周正龙的案子是个完美的例子。

我们的学生有些是网民,有时会上网去骂老师、骂领导。有老师问过我“我们用不用到那里去看看他们说什么?”我说“不用的,那些成天在网上骂老师的学生,肯定不是好学生。被坏学生骂,证明你负责。你就让他们骂骂嘛,一是他们很压抑,人生很失败,二是他们长这么大没人教他们怎样和别人沟通,很可怜的。”

网络就是这样,它让我与世界联接,它让我更经常思考问题,它让我在一个我更宽阔的空间里荡秋千。好玩儿,有用。谁在逗我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