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与学习
(2008-06-30 22:30:43)
标签:
师德修养专业成长窦桂梅教育 |
分类: 读书笔记 |
这几天,读完特级教师窦桂梅的教学专著《做一个有专业尊严的教师》。有许多感想,本想一并记下来,却发觉,疏忽的东西很难再去回想。这里零散记下一点:
1、窦老师是以语文的方式在思考、学习、工作和生活。她的课堂文化含量极大,备课时资料的积累、整合必定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她认为,一篇课文可以从文字、文学、文化的角度去解读。我通常落实了前两者,至于第三者,就看时间、看学生的情绪状态,想说就说,不说也就算了。
2、窦老师的文笔、课堂上的语言相当精彩,我想这应该是一个语文老师的自觉积累和运用。这是一个锤炼的工作。许多老师一向不注意这一点,认为没必要搞得这么辛苦,曲高和寡,我也是这样想的。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语文教师的优势。
3、我读她的《牛郎织女》教案时,特别意外。一是因为学生的水平实在太高了,老师和学生对话的层次相近。我敢肯定,现在的许多大学生都没有这种水平。二是她将经典和通俗、庸俗的差别辨析得一清二楚。她选了一些关于这篇课文的其他版本的文段,与叶老的文章进行比较。含蓄与无厘头一下了就区分开了;美与丑一下了就区分开了。这对培养学生纯粹的文学美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初中的综合性学习中也曾出现过类似的题目,但我们总是空对空地一味强调要坚持经典,却没有具体让学生明白那些所谓的“大话什么”问题出在哪里。
4、窦老师是真的引导学生从文字的角度学习语文,很注重细节。一般年轻老师总是觉得创设情境非常重要,并且,用多媒体创设更好,我对此持保留态度。图像直观,但语文课堂,应该以文字为主要手段。
5、窦老师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自主性,我十分认同。《游园不值》是一个特别精彩的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