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生”,股“死”,悬“吾”

(2008-05-28 15:26:46)
标签:

杂谈

房产

感悟随笔

房“生”,股“死”,悬“吾”
 
 
今年,民间传语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今年世道不好”,很通俗的一句话。
 
“世道”,在老百姓看来当然是包罗万象的。是的,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有很多他们认为的“不顺”,这种“不顺”,固然有很多“大道理”,但“今年世道不好”已成为既成事实的民间判断。
 
似乎有种“魔鬼定理”在左右着老百姓,让他们苦不堪言。套用“勾股定理”就是:房“生”(3),股“死”(4),悬“吾”(5)。
 
房“生”者,虽说政府“房政”往民“生”转变,但永远是“规划”大于“计划”,到真正实现民“生”,阻力重重。再者,“房政”不可能让房地产从“市场经济主导”向“计划经济主导”完全皈依,“保障”住房的提法对老百姓而言或许只是一种愿景。
 
股“死”者,很明显,股市一路大跌,很多老百姓望“股”兴叹,更有陷入其中不能自拔者。可以说政府短时间内是不会救股市的,面临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要救的岂止是股市?中国在外汇上的“损失”远大于股市的“损失”,更何况,通缩的根本出发点就是化解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国际贸易“会战”,所以,“抵制”外资进入是一项特殊的使命,哪里会理会股市的升跌?股市即便是“死”了,国家也不会管,毕竟重建一个3000点的盘的难度显然要比挽回一个国民经济的难度小得多。
 
悬“吾”者,房市,股市,自然是和老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随时让他们“命悬一线”,所以,最终的“受害者”当然是“吾”老百姓。正应了那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房市的“兴亡”,说到底关乎的都是老百姓。股市是什么?挣了,赔了,都是一时之痛,房子是什么?那是家的载体,是很多中国人一生所求。
 
股“死”了没关系,至少“吾”还有容身之所,因此,房“生”才是老百姓要的关键。政府的“房政”方略是正确的,民生确是切重要害的“房政”主题。但不能忽略一些问题的存在。
 
其一,“保障”性住房在“计划性”和“市场性”上如何取舍?房地产市场化是最终取向,国家“调控”的“竹杠”会不会对市场化产生影响?其二,“保障”性住房是不是真正让那些需要“保障”性住房所有,会不会成为“腐败”的又一温床?其三,“保障”性住房标准如何界定?和“小康社会”的要求的距离尺度怎么去把握?其四,“保障”性住房所有权归属是不是以永久物业为前提,当进入“流通”后,是不是有相应的特殊规定?“保障”性住房将来会成为“历史遗留问题”,当社会不在需要“保障”性住房的时候,“保障”性住房物业怎么处理?
 
所以说,“保障”性住房意在为民“生”,也会为民“累”,对一个普通老百姓来说,可能是个“悬念”。看看廉租房、经济实用房乃至限价房,审查之严,让人实厌其烦,标准之多,更是嗔目结舌。确实,有很多人都需要“保障”性住房,但“保障”的意义不仅仅在乎房子本身,心理“保障”也很重要,买不起房子的人需要帮助,但也不能总是“悬着”,经过“千辛万苦”得到一处“保障”性住房,不是为之所“累”是什么?
 
现在的问题还不在于能不能经过“千辛万苦”得到一处“保障”性住房,而是根本找不到在哪有;商品房是“高不可攀”,收入杯水车薪,难以支付。很多人都放弃了原先的“购房”计划,这也是房地产市场刚性需求“缩水”的原因。房“生”问题变得很严重,很无奈,大有悬“吾”未决之痛。
 
乔启军致所以有“房生,股死,悬吾”之说,是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的真实感受。“面包会有的,房子也会有的”,关键是要让一个普通老百姓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即使是在“世道不好”的今年。房“生”,股“死”,悬“吾”但愿不是真的“魔鬼定理”,房“生”也好,股“死”也罢,关键不要悬“吾”百姓。“大灾”之年,一切都将是困难的,但要有勇气去面对。
 
房“生”,拭目以待,股“死”,从头再来,悬“吾”,仍需坚强!(文/乔启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