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夏季警惕儿童意外伤害高峰期!

(2013-06-04 08:44:46)
标签:

儿童

意外伤害

分类: 健康保健
夏季警惕儿童意外伤害高峰期!

    中毒的急救处理:紧急处理需要催吐:用手指刺激小儿的咽喉部,促进呕吐,反复进行,直到吐出液变清无味为止;有些毒物,如腐蚀性的酸碱中毒、汞中毒、汽油中毒等,可给患者喝牛奶、蛋清或豆浆;口服含盐溶液,可利于从尿液中排出安眠药、抗精神病药、避孕药、退热药等。

  中毒的急救处理:紧急处理需要催吐:用手指刺激小儿的咽喉部,促进呕吐,反复进行,直到吐出液变清无味为止;有些毒物,如腐蚀性的酸碱中毒、汞中毒、汽油中毒等,可给患者喝牛奶、蛋清或豆浆;口服含盐溶液,可利于从尿液中排出安眠药、抗精神病药、避孕药、退热药等。

  溺水的急救处理:岸边急救:立即倒出呼吸道积水,清除咽、鼻腔中的泥沙和污物,必要时应做人工呼吸,边抢救边设法转送附近医院。

  烧伤、烫伤、化学性灼伤的急救处理:尽快消除致伤因素:火焰烧伤,应立即脱去着火衣裤;酸碱烧伤,应迅速脱去沾有酸碱的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四肢烫、烧伤,可将肢体浸入冰水或冷水中用干净毛巾覆盖伤口处,迅速转送医院。上述处理对面积大、烫伤严重的患儿不适用,严重烫、烧伤应迅速送往医院。急救要不妨碍创面引流和医生诊治,不要随便在创面涂抹香油、牙膏或红汞、紫药水等。

  触电的急救处理:迅速脱离电源,应使用木头、竹竿、塑料制品等绝缘物。为防止自身触电,决不能用手或湿的物品去分离电源。

  煤气中毒的急救处理:迅速脱离中毒环境;开窗使现场空气流通、转移患儿到空气流通处;立刻松开衣领,平卧时头侧位,以免吐后窒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通畅;及时供氧;对呼吸停止者进行人工呼吸,立即送医院治疗。

  城市晚报讯昨日,王女士在微博上称,她傍晚时带宝宝出来散步,孩子不小心摔倒了,蹭破了膝盖,看着孩子泪眼婆娑的样子,做妈妈的非常心疼。爱玩儿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但玩耍的背后往往也隐藏不少危机,这让家长们忧心忡忡。而夏季也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峰期,其中骨折、烫伤在各种意外伤害中首当其冲。那么,父母怎么做才能在炎热的夏季为孩子撑起一把坚实的保护伞呢?

  发生意外伤害几率上升

  由于天热,5岁的冬冬爬到阳台上乘凉,妈妈就在他的身边,但是没有太在意。突然,小冬冬向后退了一步,一脚踏空从楼上摔了下去。原来,冬冬家的阳台上还没有安装防护栏。“我一直在看着他,就一眼没看见,孩子就……”冬冬妈妈一边哭一边不停地自责。

  网友“豆豆果V”最近也正在为孩子的伤闹心呢。“今晚钧宝受伤了,他和小朋友在广场上疯跑,被别的孩子绊倒了,现在鼻子、胳膊和膝盖都有伤,真是心疼啊!”夏季白昼时间较长,孩子活动的时间较长,发生意外伤害的几率就随着上升了。加之夏季天气比较炎热,孩子们衣着都较单薄,他们能灵活地攀爬、跳跃,活动范围也非常广,阳台上、小区里、广场上……到处都是他们嬉闹的身影,到处都是他们的舞台,有时大人想象不到的空间也成了他们的乐园。

  保护孩子得做提前准备

  因此,爸爸妈妈们一定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例如窗户不要全开、窗台安装防护栏、为孩子穿上护膝等等,尽可能为孩子提前消除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将孩子的伤害降低到最小。

  小朋友天生喜欢活动,却没有必要的安全意识,各个像初生的牛犊,天不怕地不怕,也正因如此,他们的身上经常青一块紫一块的。看着孩子伤痕累累的可怜样儿,真是伤在儿身,疼在娘心。但很多家长对这些情况还是比较想得开的,网友“阳阳小雨”认为,“宝宝摔几次没事的,摔一次就长大一点。”

  “麒儿妈”坦言孩子成长肯定是要受伤的,“孩子就是要活动才长得好,不要过多地限制孩子。”网友“屿儿妈”除了呼吁大家不要为了过度保护孩子而限制他们的自由外,她还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对孩子的保护措施,“一般出去玩时会给宝宝穿一条薄长裤子,或者给宝宝带一个薄护膝。”她觉得做到了这些,就能让孩子减少伤害。

  1-6岁是意外伤害的高发期

  吉大一院儿科急诊主任王朝霞介绍,1-6岁是孩子意外伤害高发的年龄段。1-3岁的孩子刚刚学会走路,但是还没有较好的平衡能力,容易发生摔倒、磕绊等意外情况。4-6岁的孩子活动能力明显增强,并且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好奇心强,同时他们的活动范围也不断增大,他们常常会攀高、向窗外观望、随便吃药物及食品、触摸电器、玩火等,该阶段的孩子最易发生严重外伤等意外伤害。

  王主任介绍,前段时间急诊接到了一起儿童伤害事件,当时姥姥在家看护孩子,一时疏忽,让1岁多的孩子从楼上摔下来了,结果孩子就死亡了。紧接着,又接到家长将装农药的瓶子放在家里,孩子却用来灌水喝了,结果就出现了中毒的情况,这种事情触目惊心,不仅孩子痛苦,家人也上火。

  家长最好会紧急处理常识

  磕磕碰碰似乎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家长能做到将孩子的伤害降低到最小,却无法保证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零伤害。对此,长春市健康教育中心的特约专家提醒各位爸爸妈妈,为了孩子的安全和健康,家长最好掌握一些针对摔伤、烫伤和溺水等常见的危急情况的紧急处理常识,而且家里最好常备急救箱,这样可以在孩子受到伤害后的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能有效防止伤口的进一步感染或恶化,能尽早地降低对孩子的伤害,甚至能挽救孩子的生命。

推荐文章:

8岁前是儿童品德个性形成的重要阶段

正确教育孩子的五个要点

儿童床选择的四个注意事项

儿童自卑的十大预兆

儿童写字姿势要规范

儿童喝奶要坚持且每天不少于250克

预防癌症的六个要诀!

睡前不宜吃的五类食物

多吃碱性食物能提高智商

治感冒七个怪招

为什么有些人喝酒不爱醉

女性怕冷就补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