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浣溪沙·二十四過小年(詩詞三首)
羅金海/文/攝影/書法
{題記:每到過年的時候,家人都是忙碌的,一年從頭忙到尾,只為慶祝這勤勞而豐收的一年,家裏有母親餵養的不吃飼料生長的土豬肉;有母親餵養的不吃飼料生長的烏雞;池塘裏有父親餵養的不吃飼料生長的草魚,菜地裏有各種綠色的蔬菜等等。健康的食品來自於符合土生土長的自然規律之中,不單更好的保留了原生態動、植物的甘甜與純美,更重要的是飼養動、植物沒有添加的各種生長激素,也不存在轉基因種植。蘇軾在過小年這天寫下詩詞:“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江南地區在過小年這天,除了打掃揚塵,更重要的是祭灶,詩曰:“金爐銀燭夜生春,爆竹聲催節候新。自笑中年強隨俗,買餳裂紙祀廚神。”詩人於謙在《臘月二十四夜口號》絕句中,寫到了祭祀廚神,表達了傳統節日祭灶神的重要性。家裏忙碌的父母早早起來磨年糕,大米經過浸泡一夜後,進過石磨磨成米漿,加上幾個黃梔子,再到鍋裏進行蒸煮,這樣作出圓圓的一鍋年糕叫灰水年糕;每到吃的時候,切成小塊,再進行煎、蒸、煮、烤都可以,酥脆、香軟、甘甜的年糕,入口即化,是一道不可多得地方美食。在平江,家家戶戶這種祭祀灶神,過年磨“年糕”,吃“年糕”的習俗,盛傳流行已久,因此,傳統詩詞文化在習俗盛傳中得到發揚光大......}
其一
細雨斜風碧水聲,石磨秈米鐵鍋烹,灶君猶喜百糕丁。
爆竹點燃簫鼓奏,烏雞燒煮火爐明。梅花開豔賞才情。
其二
白鬓当头父母亲,朱颜辞镜拜天神,田园耕种菜花新。
腊月屠苏香满溢,小年鱼肉味甘醇。花灯戏舞唱词人。
其三
駐此流年四海揚,畫圖臨出故雲鄉,詩書畫卷館中藏。
汨水離騷猶痛飲,國朝良史載剛強。千金賦肯愛辭章。
2024年2月3日晚于平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