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南的雪(七律)

(2024-02-13 08:42:59)
标签:

教育

新年元旦

育儿

文化

七律诗词赋

分类: じ原创诗词◈传扬古典£

江南的雪(七律)

江南的雪七律

罗金海//摄影


 

敲窗冻雨冷寒宵满树银花入眼娇

风雪迎川生玉壁水波映影塑冰雕

荧光仙子山间戏翰墨江君纸上描

万里飞花花满絮诗情词赋自逍遥

 


       密密无声坠碧空,霏霏有韵舞微风。幽人吟望搜辞处,飘入窗来落砚中。读着唐代子兰的一首对雪清晨刚醒我看到了窗外洁白的雪这是江南的第一场雪它来得那么猛以致于我还没准备好如何更好的去观赏去游玩去踏迹......打开门我激动的声音在雪花中飘荡不期而至的小精灵带给了整个大地一片皎洁晶莹玉透的美在山林间折射出一道强烈的白光分不清田园的时令蔬菜也分不清山林里的一草一木更分不清林间小路如同这个世界没有人来过一样还原它的最初模样我痴痴望着天空中还在飘扬的雪花这个世界原本模样不应该有人为的改变与破坏保持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天然纯美古代的人在下雪的第一时间里除赏雪外便是写诗、对诗他们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没有相机陪伴在身边只有文房四宝因此诗人对雪的诗看到了雪花飘落入砚中的场景可见作者看到轻盈的雪花落在自己的砚台中既悄无声息又有韵纷纷起舞迷人之处让诗人更加的喜爱我捂着激动的心像个孩子般的在欢呼我爱你雪花如同你将融入我的生命世界眼里只有对你钟情而热恋的模样

       诗曰: 风回冉冉霓裳舞,云暗纷纷鹤羽明。大似梅花饶一出,薄于柳絮更多情。宋代诗人施枢对雪巧妙得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雪花的不同形态和不同特征作者细腻的观察中看到小精灵的飘柔灵动与美妙绝伦生命之真情比柳絮更加得动容可见诗人眼里对雪花是满满的喜爱雪的皎洁与动人的芳色让作者的心为之动容........看到雪花的孩子,兴奋的去堆雪人我揣着手机背着相机去寻找美景,寻找古代人诗句中呈现的无数个生活场景,但在今天的时间无法看到,曾发生过事物在时间与地点上无法再还原与重复古人留下的每首诗词在我的脑海一一呈现从天空飘下来的每一片雪花其形态大小各不一样有的呈鹅毛般的大有的如有的呈盐粒般的小有的呈绵花絮的形态各异满天飞舞飘落仿佛赵飞燕轻盈般的回到人间迎来人人仰慕之情我随手轻轻一抓它融化在我掌心晶莹的水珠就是生命到来的最初形体不需要更多的语言来描述生命之成长历程只需要天地间充足的养分促其更好的生长最轻巧玲珑的雪花如此的洁白靓丽完好如初仿佛就是天地间一面透光的镜子照见人心带给世界唯有无偿的奉献精神生命成长在于完美世界发展在于完美而人类就是万生万物之守护者而不是自然规律的破坏者江南的雪总是变化无期在我小的时候一年能遇上好几次特别是在除夕夜前下的大雪给浓浓的年味飘绣锦上添花穿上母亲缝制的新棉袄心里总是暖洋洋的在我读书的时候雪渐渐的下得少了一年打上一次雪仗是不可多得的快乐心情同学之间的天真无邪在校园里回荡能遇见的是彼此间的柔情与甜美在我四处奔波创业的时候雪变得越来越稀薄甚至一年里见不到一次雪那种失望之心情无法拾起总觉得天地间少了纯美的小精灵使生活变得枯燥无味这也预示者地球气候在逐渐变暖的明显轨迹如果哪一天地球上的冰川都融化了那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将进一步恶化“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这是唐代高骈一首《对雪》作者借景抒情,希望一场能掩盖人间一切丑恶,展现在眼前的将是坦荡无边的洁白世界。现如今被私有制全盘化的资产者,在各种剥削与掠夺战略中,加剧地球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率;越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消费水准越高,对地球的破坏力不断加大。也就是说人类对地球原生态自然规律的破坏已经达到了高峰值,从大气层到土地,再到湖泊、海洋、大山、高原等,从开采到发明、建造、制作、使用等,各种污染值、病毒值、浪费值、消耗值,战争值达到最高指数,并时时刻刻让地球处在不稳定的周期运转中,使得人类生活生存处在不稳定边缘,每一场灾难的到来都将是灭顶之灾!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读着白居易的诗仿佛看到诗人正坐在小火炉旁边一边赏雪一边畅饮那是多么暇意而自在的雪花场景最原始的自然生活就是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江南最美的雪最美的在哪第一它在我的故里平江那一条汨罗江与延绵起伏的山区形成独特的地理风光曾经有著名美术家周令钊先生将平江的汨罗江一带的风光全部描在他的画笔下形成百米长的名胜风光地带只要顺着汨罗江往下游览就能欣赏到令人心动的“九曲清流”之古圣名迹之风情画卷我读书时代的家就在汨罗江边上每到下雪就能欣赏到对面的连云山尖尖的连云山一片圣洁那是令人向往的又高又尖的原始森林在每一片浓密的竹林每一片甘甜的山泉每一片香浓的楚茶每一个香甜的野果总令人心旷神怡曾经有明代诗人郭本描写平江古代八景之一连云翠壁”,诗曰漫夸蜀道连云栈绝胜庐山五老峰几度岭头云出没化为霖雨去从龙可见连云山的景色让人流连忘返诗人郭本将平江八景写成一首首七律诗将官场与文化紧紧相结合在文明文化潮流中得到盛传而今的官场除了经济发展还是经济发展将金融市场演绎得淋漓尽致让人的主题精神在物质与欲望的满足下沉沦不已文化的传播已降至万年历史文明最低水准古诗文化复兴与传播依旧在原地打转不单是难学难写更是没有游学与对诗的人如今的文化人仅凭借一张文凭就代表了一个人的文化思想水准而传统核心古汉语文化却是一纸空白就是本科学历的学子很难写出一首七律可见文化的肤浅程度让年轻人处在一个赖以现代化物质水准为基础的生活生存之精神空虚世界无法写出诗词歌赋之千古绝唱雪花一片一片的飞舞着在古代有很多关于雪的典故“雪中送炭、焦先雪寝、谢女咏雪、囊萤映雪、谢女咏雪、踏雪寻梅程门立雪、六月飞雪其中囊萤映雪最让人感动讲的是东晋时期孙康,聪明好学,家庭贫困,没钱买灯油,只能在冬天映着雪光读书,终成一位饱学之士。在平江故里我借着雪花在车上用手指写下了古篆书“雪”字它是古代人智慧的结晶体虽然在九年义务教育课堂上学不到甚至是中学高中大学里学不到但我能在考古学家王正鹏先生指导下进行全面性的学习这是我今生最幸运之事也是作为一个研究的古汉语诗词歌赋使者最重要的文艺之旅,复兴传统汉语文化,为后代子孙添光添彩

        江南最美的雪最美的在哪第二它在武陵源只要往索道上一坐就会清楚的俯览到每个尖峰丛林间点缀的皑皑白雪冰雪枝头的晶莹玉透是如此的动人,如此的洁白,美到无暇,美到透彻,美到窒息,一阵阵仙雾盘盈而绕,时隐时现,宛如人间仙境矗立的顶上飞舞着一个个盈盈玉立的花仙子,让人百看不厌......自索道由下往上每看到一个山峰顶在我脚下出现的时候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一个人享受着这个极美的银白世界,完全沉醉在冰雪之都没干峰,山峰的俊俏之石岩,山峰的磅薄之松林,山峰的秀丽之美颜,就这一副冰枝相连的雪融之境。多美啊,南方这一场久违的雪花,让整个森林焕然一新,乃至整个天地焕然一新,树上有冰花垂挂,亮晶亮晶的,仿佛又走进童话世界;我多想要有一双自己的翅膀,能在天子山顶上自由的飞“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如果说唐代诗仙李白在仙境般的武陵源居住这种隐隐的世外桃源之是多么让人仰慕因此只要到过武陵源的人都将一辈子铭记这神秘的仙山之绝峰在武陵源群峰之颠有最古老的文化遗址它的建造在山之顶峰一座小小的寺庙竟能俯览整个武陵源群峰是人修养生息及其隐归最好出去那就是金仙山金仙山顶建有一道观名曰金仙寺相传为西汉年间留侯张良所建据清嘉庆《慈利县志》卷之六也有记载:“金仙庙,祀金仙。庙后有石井,水向上出,虽旱不涸。又有龙头岩,悬空,长二丈许。”人不可以当神仙但对于入道的人来说真正追求的是身心内在与外在修炼进入“玄牝之门”,练精化气,练气化神,五气归元,最终达到练神还虚、复归无极、无思无为、物我两忘而进入“天人合一”庄子曰“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经典的话语在耳边响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天地,同一个思想,同一片天空下游。我感叹古人思想智慧高超,无论是道家功夫,还是道家医术,道家法术、道家养生功法等等,都是传统文化中重要修身、养性、齐家之法宝,人不是神,但人超脱外在的一切,聚神炼气,达到身心内、外统一之思想圣境。因此武陵源的群峰不仅是万亿年最古老的活化石而且古文化遗址的活化石也是道教仙山无论晴天雨水还是下着冰凌雪花群峰时不时的在仙雾中盘绕不已,仿如一幅幅水墨画卷让人的心沉醉不已而忘记回家的路世界的纯净在这洁白的雪花中,生命的纯净在这洁白的雪花中,生命美的构建也在这万般晶莹玉透的雪之中,每一处的纯洁都代表了生命最初构建的柔情与善美让人的生命思想灵魂散发着圣洁之光。我和孩子一边吃着雪,一边打着雪仗,一边赏心悦目眺望着万山之群的无限风景,人来到这个世界需要一颗纯美的心灵,这种美就来自于原始森林来自于洁白雪花。生命无数次追求的崇高境界是放下间的一切,无尘无念,与万生万物共逍遥神游在武陵源山顶厚厚的雪花上我拿着滑雪篮让孩子坐在上面一头拉着绳子一路往山下狂奔既体验了一次滑雪的快乐又为原始自然风光的向往带来无限憧憬爱的生命形体对自然的馈赠表示满心欢喜并接受来自仙山仙境纯美之恋,勇猛的前进着......   

          孩子堆好了雪人“嘟嘟”生命的灵气就来自于纯美的大自然只有热爱自然生命世界的人才将会得到更好的回报这就是江南最有灵气的雪它弥足珍贵有的时候能达到一尺厚度一双脚踩下去软绵绵的深不见底让我只想在躺在雪花上面拥报天地间所有的美好有的时候很稀薄一双脚踩下去立马不见了踪影,成语踏雪无痕就是这样来的江南的雪它无比娇贵有的时候一年仅下一两次还没来得及好好珍藏就在太阳地下融化了有的时候一年下不了一次在漫长等待中让人两眼发愁只能将对雪的诗句消化在想象的画面中........“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这是北宋诗人杨万里的《稚子弄冰》,聪明的孩子把冰用彩丝穿起当成敲打的乐器可见乐曲在宋代非常流行如同作者的诗句一样在文艺中盛行读着最美的古诗仿佛让我回到了童年时代摘下老房子的屋檐底下长长的冰锥吃上两口嘴里满满的是冬天的味道想要留住的纯真与美好全都在雪花中一一呈现鹅毛般的雪可以重来但时光不能倒流走过古人走过的路诗情词赋样样精通 让生命思想的真美得到古文明文化艺术之永恒歌颂

江南的雪(七律)


江南的雪(七律)


江南的雪(七律)


江南的雪(七律)


江南的雪(七律)


江南的雪(七律)


江南的雪(七律)


江南的雪(七律)


江南的雪(七律)


江南的雪(七律)


江南的雪(七律)


江南的雪(七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