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树与相思子

标签:
台湾相思相思树相思子红豆相思藤杂谈 |
分类: 认识植物 |
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
),又名相思树、台湾柳,豆科金合欢属常绿乔木,高6~15米,无毛;枝灰色或褐色,无刺,小枝纤细。苗期第一片真叶为羽状复叶,长大后小叶退化,叶柄变为叶状柄,叶状柄革质,披针形,长6~10厘米,宽5~13毫米,直或微呈弯镰状,两端渐狭,先端略钝,两面无毛,有明显的纵脉3~5(~8)条。头状花序球形,单生或2~3个簇生于叶腋,直径约1厘米;总花梗纤弱,长8~10毫米;花金黄色,有微香;花萼长约为花冠之半;花瓣淡绿色,长约2毫米;雄蕊多数,明显超出花冠之外;子房被黄褐色柔毛,花柱长约4毫米。荚果扁平,长4~9(12)厘米,宽7~10毫米,干时深褐色,有光泽,于种子间微缢缩,顶端钝而有凸头,基部楔形;种子2~8颗,椭圆形,压扁,长5~7毫米。花期3~10月;果期8~12月。产我国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野生或栽培。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斐济亦有分布。本种生长迅速,耐干旱,为华南地区荒山造林、水土保持和沿海防护林的重要树种。材质坚硬,可为车轮,桨橹及农具等用;树皮含单宁;花含芳香油,可作调香原料。本种的学名胡先骕(1957)、Isely(1973)等曾认为应为
A. richii A. Gray.
笔者于1986年曾亲往美国国家标本馆查阅了这二种的原始记载及模式标本,确认二者为不同的植物,故仍予以分开。
相思子(Abrus
precatorius
),也叫红豆、相思豆、相思藤,豆科相思子属藤本。茎细弱,多分枝,被锈疏白色糙伏毛。羽状复叶;小叶8~13对,膜质,对生,近长圆形,长1~2厘米,宽0.4~0.8厘米,先端截形,具小尖头,基部近圆形,上面无毛,下面被稀疏白色糙伏毛;小叶柄短。总状花序腋生,长3~8厘米;花序轴粗短;花小,密集成头状;花萼钟状,萼齿4浅裂,被白色糙毛;花冠紫色,旗瓣柄三角形,翼瓣与龙骨瓣较窄狭;雄蕊9;子房被毛。荚果长圆形,果瓣革质,长2~3.5厘米,宽0.5~1.5厘米,成熟时开裂,有种子2~6粒;种子椭圆形,平滑具光泽,上部约三分之二为鲜红色,下部三分之一为黑色。花期3~6月,果期9~10月。产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生于山地疏林中。广布于热带地区。种子质坚,色泽华美,可做装饰品,但有剧毒,外用治皮肤病;根、藤入药,可清热解毒和利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