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荔枝、龙眼、无患子

(2016-06-07 07:00:00)
标签:

荔枝

龙眼

桂圆

无患子

无患子科

杂谈

分类: 认识植物

荔枝、龙眼、无患子

荔枝、龙眼、无患子

荔枝、龙眼、无患子

荔枝、龙眼、无患子

荔枝、龙眼、无患子

荔枝、龙眼、无患子

荔枝、龙眼、无患子

荔枝、龙眼、无患子

荔枝、龙眼、无患子

荔枝、龙眼、无患子

荔枝(Litchi chinensis ),古称离枝,无患子科荔枝属常绿乔木。高通常不超过10米,有时可达15米或更高,树皮灰黑色;小枝圆柱状,褐红色,密生白色皮孔。叶连柄长10~25厘米或过之;小叶2或3对,较少4对,薄革质或革质,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有时长椭圆状披针形,长6~15厘米,宽2~4厘米,顶端骤尖或尾状短渐尖,全缘,腹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粉绿色,两面无毛;侧脉常纤细,在腹面不很明显,在背面明显或稍凸起;小叶柄长7~8毫米。花序顶生,阔大,多分枝;花梗纤细,长2~4毫米,有时粗而短;萼被金黄色短绒毛;雄蕊6~7,有时8,花丝长约4毫米;子房密覆小瘤体和硬毛。果卵圆形至近球形,长2~3.5厘米,成熟时通常暗红色至鲜红色;种子全部被肉质假种皮包裹。花期春季,果期夏季。

产我国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尤以广东和福建南部栽培最盛。亚洲东南部也有栽培,非洲、美洲和大洋洲都有引种的记录。荔枝是我国南部有悠久栽培历史的著名果树,一般公认其原产地在我国南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据报道近年来在海南和云南人迹罕至的热带性森林中先后找到了野生荔枝,为上述结论提供了直接的证据。我国历代涉及荔枝的文献很多,最早的记录见于汉代的《上林赋》、《异物志》和晋代的《南方草木状》等。历代记述荔枝的专文或专书也不少,据目前所知约有10余种,仅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一书中转录的就有6种。蔡襄《荔枝谱》和吴应逵《岭南荔枝谱》都是有代表性的、比较全面的荔枝专著,详细记述了荔枝的历史资料、产地、品种、种植、虫害、物侯、加工和食用等各个方面。蔡著侧重于福建的材料,吴著则本于广东的经验和名品,故各有其特色。这些文献为荔枝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历史资料。荔枝的栽培品种很多,以成熟期、色泽、小瘤状凸体的显著度和果肉风味等性状区分。著名的品种如广东的兰月红玉荷包(早熟);黑吐,怀枝(中熟);挂绿、糯米糍(晚熟)等。福建的名品有状元红、陈紫兰竹等,兰竹不仅品质好,而且适于山区种植。此外四川的大红袍楠木叶也是该地的名品。荔枝果实除食用外,核入药为收敛止痛剂,治心气痛和小肠气痛。木材坚实,深红褐色,纹理雅致、耐腐,历来为上等名材。广东将野生或半野生(均种子繁殖)的荔枝木材列为特级材,栽培荔枝木材列为一级材,主要作造船、梁、柱、上等家具用。花多,富含蜜腺,是重要的蜜源植物,荔枝蜂蜜是品质优良的蜜糖之二,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荔枝、龙眼、无患子

荔枝、龙眼、无患子

荔枝、龙眼、无患子

荔枝、龙眼、无患子

荔枝、龙眼、无患子

荔枝、龙眼、无患子

荔枝、龙眼、无患子

荔枝、龙眼、无患子

荔枝、龙眼、无患子

荔枝、龙眼、无患子

荔枝、龙眼、无患子

荔枝、龙眼、无患子

荔枝、龙眼、无患子

荔枝、龙眼、无患子

荔枝、龙眼、无患子
龙眼(Dimocarpus longan ),也叫桂圆,无患子科龙眼属常绿乔木,高通常10余米,间有高达40米、胸径达1米、具板根的大乔木;小枝粗壮,被微柔毛,散生苍白色皮孔。叶连柄长15~30厘米或更长;小叶4~5对,很少3或6对,薄革质,长圆状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两侧常不对称,长6~15厘米,宽2.5~5厘米,顶端短尖,有时稍钝头,基部极不对称,上侧阔楔形至截平,几与叶轴平行,下侧窄楔尖,腹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粉绿色,两面无毛;侧脉12~15对,仅在背面凸起;小叶柄长通常不超过5毫米。花序大型,多分枝,顶生和近枝顶腋生,密被星状毛;花梗短;萼片近革质,三角状卵形,长约2.5毫米,两面均被褐黄色绒毛和成束的星状毛;花瓣乳白色,披针形,与萼片近等长,仅外面被微柔毛;花丝被短硬毛。果近球形,直径1.2~2.5厘米,通常黄褐色或有时灰黄色,外面稍粗糙,或少有微凸的小瘤体;种子茶褐色,光亮,全部被肉质的假种皮包裹。花期春夏间,果期夏季。我国西南部至东南部栽培很广,以福建最盛,广东次之;云南及广东、广西南部亦见野生或半野生于疏林中。亚洲南部和东南部也常有栽培。

 

龙眼是我国南部和东南部著名果树之一,常与荔枝相提并论。古代文献如《神农本草经》和《南方草木状》(晋代嵇含)都有关于龙眼的记述,可见它的栽培历史已很悠久了。龙眼的栽培品种不如荔枝的多,目前比较受好评的有广东的石峡龙眼,福建的普明庵、乌龙岭油潭本等,后两个品种不但品质好,而且生长力强,适于山地栽培。经济用途以作果品为主,因其假种皮富含维生素和磷质,有益脾、健脑的作用,故亦入药;种子含淀粉,经适当处理后,可酿酒;木材坚实,甚重,暗红褐色,耐水湿,是造船、家具、细工等的优良材。

变种钝叶龙眼与龙眼的区别只是小叶顶端钝圆或微缺。

荔枝、龙眼、无患子

荔枝、龙眼、无患子

荔枝、龙眼、无患子

荔枝、龙眼、无患子

荔枝、龙眼、无患子

荔枝、龙眼、无患子

荔枝、龙眼、无患子

荔枝、龙眼、无患子

荔枝、龙眼、无患子

荔枝、龙眼、无患子

荔枝、龙眼、无患子

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也叫木患子,无患子科无患子属落叶大乔木,高可达20余米,树皮灰褐色或黑褐色;嫩枝绿色,无毛。叶连柄长25~45厘米或更长,叶轴稍扁,上面两侧有直槽,无毛或被微柔毛;小叶5~8对,通常近对生,叶片薄纸质,长椭圆状披针形或稍呈镰形,长7~15厘米或更长,宽2~5厘米,顶端短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稍不对称,腹面有光泽,两面无毛或背面被微柔毛;侧脉纤细而密,约15~17对,近平行;小叶柄长约5毫米。花序顶生,圆锥形;花小,辐射对称,花梗常很短;萼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大的长约2毫米,外面基部被疏柔毛;花瓣5,披针形,有长爪,长约2.5毫米,外面基部被长柔毛或近无毛,鳞片2个,小耳状;花盘碟状,无毛;雄蕊8,伸出,花丝长约3.5毫米,中部以下密被长柔毛;子房无毛。果的发育分果爿近球形,直径2~2.5厘米,橙黄色,干时变黑。花期春季,果期夏秋。我国产东部、南部至西南部。各地寺庙、庭园和村边常见栽培。日本、朝鲜、中南半岛和印度等地也常栽培。根和果入药,味苦微甘,有小毒,功能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果皮含有皂素,可代肥皂,尤宜于丝质品之洗濯;木材质软,边材黄白色,心材黄褐色,可做箱板和木梳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