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弹树绝非菩提树

标签:
玉蕊科炮弹树桑科菩提树菩提树开花吗菩提花毕钵罗树 |
分类: 认识植物 |
炮弹树是玉蕊科(Lecythidaceae)的一种软木质大乔木,其拉丁名为Couroupita
guianensis,
原产于南美东北部,北美、南部有栽培。果球形,直径达20公分,木质,形似生锈的炮弹,果肉厚,含多数种子,外壳坚硬,当地常用作器皿。总状花序簇发自茎干,长60∼90公分;花色豔丽,花瓣6,浅碟状状,长约5公分,外侧黄色或红色,内侧深红或淡紫色;雄蕊聚生,雄蕊管弯曲伸展。《中国植物志》未收录,“度徐娘”对其形态描述的文字只有寥寥数语,花萼啥样,花瓣几枚,雌蕊如何,雄蕊如何,花柱如何,均缺焉。因此,便有好事之徒硬把玉蕊科炮弹树的花说成是桑科菩提树所开之花。菩提树是桑科榕属植物,桑科榕属植物的花序是隐头花序,即雄花、雌花及瘿花俱隐藏于榕果之内,花粉由寄生于瘿花中的榕小峰所传播,无论雄花雌花还是瘿花,均小而隐秘,俱非肉眼所能见者。
菩提树(Ficus
religiosa),桑科榕属落叶乔木(常绿乎?落叶乎?植物志未交代,仅言“大乔木”,据网友“来此看花”的博文可知,菩提树是落叶乔木)。幼时附生于其他树上,高达15~25米,胸径30~50厘米;树皮灰色,平滑或微具纵纹,冠幅广展;小枝灰褐色,幼时被微柔毛。叶革质,三角状卵形,长9~17厘米,宽8~12厘米,表面深绿色,光亮,背面绿色,先端骤尖,顶部延伸为尾状,尾尖长2~5厘米,基部宽截形至浅心形,全缘或为波状,基生叶脉三出,侧脉5~7对;叶柄纤细,有关节,与叶片等长或长于叶片;托叶小,卵形,先端急尖。榕果球形至扁球形,直径1~1.5厘米,成熟时红色,光滑;基生苞片3,卵圆形;总梗长约4~9毫米;雄花、瘿花和雌花生于同一榕果内壁;雄花少,生于近口部,无柄,花被2~3裂,内卷,雄蕊1枚,花丝短;瘿花具柄,花被3~4裂,子房光滑,球形,花柱短,柱头膨大,2裂;雌花无柄,花被片4,宽披针形,子房光滑,球形。花柱纤细,柱头狭窄。花期3~4月,果期5~6月。广东、广西、云南多为栽培。日本、马来西亚、泰国、越南、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坦及印度也有分布,多属栽培,但喜马拉雅山区,从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至不丹均有野生。
井窥斋按:佛祖是在桑科榕属的菩提树下悟道的,而不是在玉蕊科的炮弹树下悟道的,切记。菩提树的原名叫毕钵罗树,因为释尊在其下悟道,故谓之菩提树、思维树、智慧树、觉树等。佛门梵寺中的“菩提树”未必都是桑科的毕钵罗树,也有以七叶树或暴马丁香代替者。以上炮弹树和菩提树的照片均来自网络,特此说明。玉蕊科炮弹树的叶子究竟是啥样子?由于拍照者只关注其花而忽略其叶,因此,不能观其貌而详其状。我的网络好友“行香子先生”曾两次拍照炮弹树的花与果,均不见有其叶片的“特写”。网友“来此看花”也有关于炮弹树的博文,博文对炮弹树有比较详细的介绍,而独缺其叶片的“特写”照片,颇觉遗憾。网址如下,请诸位看官欣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18e82390100x24z.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18e82390101fdo7.html#cmt_2963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