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科项目化教学——读《素养何以在课堂中生长》

(2020-02-16 16:16:25)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管理

学科项目化教学——读《素养何以在课堂中生长》

  这本书是上海市教科院“学习基础素养项目组”所著,主要作者是夏雪梅。我第一遍阅读,收获很小,这两天第二次再阅读,收获就比较多了,尤其明白了学科项目化教学的基本要求。这次阅读主要收获有以下几点。

1.学习的定义:在各种情境中创造新意义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学习基础素养:是为了实现个体终身学习的可能性表现出来的个体创生新意义和解决问题所需要的通用能力、品质和身心基础。学习品质:成为主动的自我调控者。主动性,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挑战与冒险。调控性,专注与坚持,反思与解释。学习能力:学会学习与解决问题。提出问题,问题意识,澄清问题;建立联系,新旧知识联系,情境联系,社会性联系;个性化的表达,基于证据的表达,多元表达。

3.学习素养的课程与教学转化路径:融合现有学科课程,独立设置课程,设立跨学科的主题进行培育。

4.素养转化的三角结构:一般的教学设计是目标——教学——实施——评价。

素养的教学设计:知识在情境中的意义化(情境:知识的意义化);学习中促进社会性参与的规则变化(规则:学习的参与结构);运用工具来促进所学内容和思维的外显化(工具:思维外显化的物化载体)。概括为情境——规则——工具设计

情境的三种放还:将知识放还到容易引发认知冲突的思维中;将知识放还到需要类似思维的真实生活情境中;将知识放还到儿童全身心地去做的情境中。

规则:师生共同的心智习惯,课堂期待。提出问题,建立联系,个性化表达。

工具:学习情境、规则的物化、可视化的表现。

5.融入学习素养的三大实验室。以学习为中心、游戏化学习、项目化学习。

以学习为中心,旨在以挑战性问题或任务为驱动,引发学生倾听,产生真实的问题或困惑。

游戏化学习主要是侧重以游戏化方法激活儿童的学习品质。项目化学习,基于项目任务的学科与跨学科融合。

6.以学习为中心的规则。主动提出问题的规则,勇敢说出我不会;倾听规则,身体朝向发言者、思维跟着发言者、礼貌回应发言者。

7.学科项目化学习:学科学习是以学科内容为主要的组织形式,而项目化学习是围绕项目的驱动性问题组织的形式。解决分科教学与探究两张皮的现象。

学科项目化学习中的明暗两条线:明线,学科能力或概念,暗线,儿童探究、实践、沟通的能力。

学科项目化单元设计。

8.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跨学科、多任务为驱动。

9. 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典型案例:语文《神秘的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第一次设计:问题: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失败。脱离了学生主题需求。

第二次:设计一份海底世界资料介绍,让游客们了解海底世界。失败,不是学生真正需求,是教师的本人刻意设计。

第三次:1.真实情境,学校小好奇看大世界博物馆课程小学三年级《神秘的海底世界》演讲活动开始了。2.学生真实需求,如何才能准备一份精彩的海底世界介绍材料呢?3.建立联系,通过任务单,探究课文,学习表达方式。4.个性化表达,各自准备材料。成功,问题来源于真实情境,来源于学生的真实需求。

这个案例胜似一本理论书,让我们明确了如何开展学科项目化学习。这里的关键就是设计驱动性的任务或挑战性的问题,这个任务或问题要来自真实情境,来自学习的真正需求,不是教师像出来的。学生正想解决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